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6分)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 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材料二:2005年6月27日。中国的新变革——小世界,大赌注。这一期《时代》(美国著名新闻周刊)谈的正是“中国制造”,全世界没有谁能逃脱的“中国制造”,甚至连故去的毛泽东,在本期的《时代》封面里,也穿上了时髦的LV——很显然,这件LV,也是“中国制造”。

              (1)结合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史实,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说明中国为“追求富强”出现“传统外变”的观点。并分析出现“传统外变”的原因。(12分)

              (2)简要说明近代西方经济文明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关联。(8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全世界没有谁能逃脱 “中国制造”的原因。(6分)

               

            • 2.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1)材料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结合战后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2)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从而使美国确立了战后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4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

              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3)美国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崛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分)

              材料三: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4)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大国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5)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10分)

              (6)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决定国际格局的根本因素是什么?(2分)

               

            • 3.

              (19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合作中谋发展日渐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的西欧呈现着一个利益多元化与各利益主体需要进行多重整合的局面,……而美国……鼓励西欧不但在经济上联合,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也加强合作与联合。这就使得走欧洲联合之路的决策在客观上顺应了美国和法国各自的战略需要,尽管它们的战略出发点完全不同。

              ——谢伟良《世界的分裂:冷战的兴起》

              材料二  1964年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三天后,戴高乐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的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材料三  只有同欧洲既合作又竞争,才能在全球化中搞活日本的外交……通过同欧盟合作,给世界造成日本可以信赖的印象,这在外交上有利。……通过统计可以知道,在联合国的投票中,日本同欧洲一致的时候比同美国一致的时候多。

              ——2002年日本《外交论坛》月刊7月号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与法国战略出发点有何不同?(6分)

              (2)材料二中戴高乐总统的预言是否成为现实?(1分)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加以说明。(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欧洲 “既合作又竞争”的原因及目的。(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认识。(2分)

               

            • 4.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或示意图等)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图2  欧洲联盟成员国示意图

              比较图1和图2,提取两项有关国家、地区和世界格局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5.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90年代以来,美国共对外用兵42次,直接投入实战11次,年均用兵率比冷战时期高出一倍还多。1998年以来,美国对外国多次实施航空兵与导弹打击,规模也一次比一次大——1998年8月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同年12月对伊拉克实施代号为“沙漠之狐”的航空兵与导弹打击;1999年3月又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航空兵与导弹打击。
              材料2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北约开始对南联盟空中打击6小时之后,对美国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他首先为北约的军事行动辩解说:“我们是在避免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我们现在采取行动,是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念,保卫我们的利益,推进和平事业。”他说:“结束科索沃的灾难,是我们道德上不可推卸的义务。”克林顿说:“我们的坚定立场是科索沃人民的惟一希望。”
              回答:
              (1)冷战结束后,美国干预他国内政的背景与目的如何?
              (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轰炸。你怎样评价这个借口?
              (3)联系现实,说明你对多极化格局的看法。
            • 6.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199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是世界上惟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材料2   遏制研制核武器和遏制提高核武器质量,结束研制新式先进的核武器,从而停止一切核武器爆炸试验和其他一切核爆炸,是在一切方面实现核裁军和核不扩散的一项有效措施。
              材料3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1990年3月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回答:
              (1)材料1中美国成为“惟一能维持和平力量国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2的规定出自哪一国际条约?何时颁布?据材料3分析颁布的原因。
              (3)美国对材料2中条约的态度怎样?原因何在?
            • 7.
              【题文】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它的产生给世界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世界无产阶级以崭新的面貌开始了新的斗争。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虽然经历了二战后的短暂高涨,但到了20 世纪90 年代却出现了重大挫折。
              请回答:
              (1)请以史实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非偶然。
              (2)马克思主义强调暴力斗争,但到了19 世纪末却肯定一国范围内的合法斗争,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3)对于20 世纪90 年代苏联解体能说明社会主义道路总体走向失败吗?为什么?
              (4)结合当今中国的现实和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简要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
            • 8. 【题文】如图所示:当前,八国角逐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反映了联合国在发展中的什么问题(  )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联合国面临着重大改革
              B.世界政治大国并起,联合国的作用已遭到削弱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面前已软弱无力
              D.联合国制定的某些国际准则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 9. 【题文】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演进的过程中,国际范围内争夺的焦点是(   )
              A.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B.国际范围内的恐怖与反恐怖斗争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D.能源需求国与能源出口国之间的斗争
            • 10. 【题文】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B.经济基础薄弱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