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12月25日,亚投行在法律意义上宣告成立,就好比一家公司获得了营业资格。根据《亚投行协定》,至少有十个签署方已交存批准书、接受书或核准书,且他们初始认缴股本的总和数额不少于认缴股本总额的50%,协定就可以生效。截至去年12月25日,有1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批准了亚投行协定并提交了批准书,他们的股本总和占比达到了50.1%,满足了协定生效的条件。因此,亚投行就算正式成立了。
                 材料二   新华网北京(2016年)1月16日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于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这也标志着历经800余天筹备,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备工作就此收官,正式开张运营。这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中国外交部此前宣布:(2016年)1月16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并致辞。1月1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理事会成立大会并致辞。
              --根据“中国新闻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词条编辑整理
              请回答:
              (1)有人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是对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与冲击。该秩序是什么?其主要支柱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能够开业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的?
            • 2. 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
              2
              3
              ,棉布占
              1
              2
              以上。……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 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 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二战后)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网,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二战后)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网,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看作是美国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可以解释为世界性。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左右,而且它们本来就是在美国的倡议下产生的。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1)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源于哪一事件?据材料一,指出该事件影响下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的地位,试分析这一地位形成的经济根源。
              (3)材料三中美国用以“左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国际金融机构”有哪些?说明美国能够控制上述金融机构的根本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推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主要因素。
            • 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年间票号产生。票号又称票庄或汇兑庄,是晋商在全国贩销商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最早经营这项业务的是西玉成颜料庄,它在北京、天津、四川等地均设有分庄。起初,在京的山西同乡常把现银交给西玉成北京分庄,再凭北京分庄写的信,到西玉成总号取款。后来,西玉成总经理雷覆泰发现这种现款兑拨是一个生财之道,便开始专营这一业务,号名改为“日升昌”。
              (1)依据材料一,指出票号的职能。结合所学,说明票号产生的条件。
              材料二  1896年,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毋任洋人银行,专我大利。……所谓挽外溢以足国者。”1897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
              (2)结合材料二,分析盛宣怀办银行的目的。
              材料三  1980年4月,邓小平在与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的会谈中提到:“我们很穷,我们同世界失去了联系。我们需要世行帮我们赶上去。”同年5月15日,中国在世行的合法地位正式恢复。
              2010年世界银行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世界银行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四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
              (4)结合所学,谈一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 4.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19世纪中期,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罗斯福竞选总统的首次演讲
              材料三  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使三大国际组织在调节国际经济关系时必然倾向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三大国际组织又规范着国际经济秩序,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着促进作用。
              --张雷声《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材料四  表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国家类别年份1970年1992年
              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
              (1)结合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概括推动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途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的“计划”。这些“计划”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三大国际组织”的中文名称各是什么?简析这些国际组织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
            • 5. 中国与世界,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献礼朝贡是中国朝廷的一项礼节,它象征着接纳夷狄来沐受中华文化。这是赐予的一种恩典和特权,并非耻辱。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材料二:1942年5月,中国拟定了《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办法》,认为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目的是使各国自由贸易,加强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积极参加了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构建工作。在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中国力争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中国的配额由4.5亿美元增加至5.5亿美元,投票权占5.8%,居美英之后,列第三。
              --据张士伟《中国与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创建》整理
                  材料三:1950年,周恩来致电IMF,要求恢复中国在IMF的合法席位。然而,中国在IMF的代表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1980年3月,IMF派团来华谈判;4月17日,IMF正式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组织的代表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中国怎样的外交观念?概括指出这一观念在明清后期造成何种消极后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背景。简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世界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中国在IMF的代表权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主要原因。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IMF的代表权得以恢复的因素有哪些?
              (4)你认为当今中国应如何与世界发展关系?
            • 6.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重心不断发生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19世纪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和繁荣。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英国的金融业也非常发达,这促进了英国成为最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英国  对外经济贸易的日益频繁,伦敦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
              --南方网《金融中心漂移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成为国标金融中心的原因。
              材料二  爱迪生一生中共有一千多项发明,白炽灯只是其中之一。……而爱迪生本人也只是当时美国众多发明家中的一员……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  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摘自大国崛起第十集《新国新梦(美国•上)》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原因。
              材料三  二战后世界经济多元化体系形成表
              主要内容具体体现
              世界市场体系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市场、发展中国家市场和社会主义国家市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自由贸易体系,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制定国际贸易规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 7. 人类文明的进程总体呈现出由地域性向全球性方向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二战)的深远影响还在于它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凡自外于国际社会而闭关自守的国家便会落后……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由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二战后初期,为加强国际经济协调和合作成立了哪些经济组织?这对当时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世界经济体系并非总是处于静止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倾向于获取更大的空间。从16世纪开始,首先成为依附性地区的是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北美洲部分地区和西非的一些地区,后来,这个行列不断地扩大。
              --[美]皮特•N.斯特惠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材料三  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哪些重大的进步影响。
            • 8. 2010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处遭遇自然灾害。找出灾害频发的根源,构建常态化的灾害应对机制,这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上下官员喜好诌媚腐化,庸俗无为,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河防松弛,水利失修,河道梗阻,诸河频频漫口决口,堵而复决。“防弊之法有尽,而舞弊之乃无穷”,修河官员穷尽贪污之能,承办人口偷工减料。乾嘉时水灾骤增,每年平均达100余州县,到道光朝一跃为177州县。
              (1)依据材料一,分析乾隆以来,水患日益增加的原因。
              材料二  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58~1965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材料三  2010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截至8月15如,舟曲泥石流死亡人数达到1248人,失踪496人,受伤住院治疗66人。10日上午,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3)材料三是如何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当舟曲灾情发生后,我们可以向哪一国际金融机构求援并说明理由。
            • 9. 某老师在释读经济全球化问题时,指导学生确定了一些具体的研究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课题一 中国与全球化
              【材料一】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踩着历史的节奏(指20世纪
              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的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形成、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中国“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的标志性事件。
              研究课题二 欧盟与美国
              【材料二】在某次20国集团金融峰会前后,法国总统萨科齐曾表示希望与美国“并肩前进”。……欧盟不想再当美国的“小伙伴”,而是要与美国“平起平坐”。这种“咄咄逼人”的攻势。美国媒体曾表示了担忧,担心他带领欧洲挑战美国金融霸权地位。不过金融峰会结束后,美国媒体显然松了口气,称欧洲“有心挑战,无力颠覆”。--环球日报《美国媒体称欧盟峰会上挑战美国无功而返》(2)材料二中欧洲“有心挑战,无力颠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研究课题三  欧洲债务危机
              【材料三】  希腊债务危机刚刚步入尾声,爱尔兰债务问题再度拉响“警报”。某报(2010年)11月13日报道,欧盟目前正游说爱尔兰政府接受来自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联合援助…….《中国新闻周刊•欧洲到了抉择时刻》报道:2010年12月7日,欧盟……同意为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
              【材料四】《中国财经报》曾报道:“欧债危机令欧元命悬一线”。而何伟文则持相反的观点,他在《欧元不可能崩溃》一文中阐述:“由于欧盟对世界经济和货币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得不竭尽全力。加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手,至少目前为止,仍然基本上可以稳住欧元。……欧元……的最终前景,则是确信无疑的。”
              (3)材料三所述欧洲债务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现象?材料四给出了哪些“欧元不可能崩溃”的理由?
              研究课题四 福利国家面面观
              【材料五】最近几年,欧洲很多国家因福利问题引发的示威游行和社会骚乱数不胜数。英国《经济学家》近日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
              (4)材料五表明许多欧洲人不愿过“苦日子”,示威游行和社会骚乱不断。你是如何看待“福利国家”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