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力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此等武装攻击及因此而采取之一切措施,均应立即呈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安全理事会采取恢复并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措施时,此项措施应即终止。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北约在冷战后不断扩大自己的“维和范围”;组建的快速反应部队具备相当的行动能力;在东扩的同时与和平伙伴关系国加强合作,并拟与亚太一些国家建立合作机制,将自己的“触角”伸向更远地域。北约高官一再声称,北约要发展在世界任何地点展开行动的能力。由此可见,北约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集体防御机构,它的主动出击一面日显突出。

              ——《“全球伙伴关系”剑指何方》(新华网2006年4月9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的性质,比较“二战”后美国谋求全球霸权的方式与历史上的英国有何不同。(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约”及其机构性质与成立初期相比有何变化?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

               

            • 2.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飞过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了“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阴影,此“阴影”是指

              A.1961年柏林危机
              B.苏伊士运河战争
              C.1964年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 3.

              “在苏联舰船驶近古巴时,遭到美国舰队的拦截。苏联舰船最初毫不理会,继续全速前进,与美国舰队越来越近,双方舰队的官兵已经能够看到对方的面容。在最后一刻,莫斯科下令返航。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后来回忆说:‘我们互相瞪着眼睛,各不相让,但我想,还是对方先眨眼了。’”

                  A.美苏争霸的格局已经形成    B.苏联实力的下降被迫退出争霸斗争

                  C.美国掌握着战略的主动权    D.美苏军事冲突在不断升级

               

            • 4.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