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经济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
              B.反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C.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
              D.赫鲁晓夫决定全盘否定斯大林体制,对苏联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 2.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3. 下表是20世纪80-90年代苏联国民经济生产增长统计表。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在根本原因是(     )
              年份
              1981-1985
              1986-1988
              1989
              1990
              国民生产增长率
              3.2%
              2.8%
              2.4%
              -4%
              A.苏联长期执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美苏军备竞赛使苏联背上沉重经济包袱
              C.苏联正在推行“休克疗法”,经济处于过渡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导致苏联社会动荡
            • 4. 有的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的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 5.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6. 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革没有使苏联经济获得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③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④1975年以后,改革停滞不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 7.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从这种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面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的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 8. 关于苏联改革的评述,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的主要原因是(    )
              A.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B.改革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D.没有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 9. 有学者这样描写一位前苏联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了。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他”是指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烈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

              材料二 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经济改革。1954年3月,苏共中央作出决议,决定大面积开垦荒地。1956年,全国共开垦荒地3 600万公顷,当年新开垦荒地上的玉米获得了丰收,粮食总收获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于是许多地区盲目扩种玉米,1962年玉米种植面积比1953年增加了10倍以上。但苏联许多地区不宜种植玉米,产量很低,“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告终,1958年以后粮食产量开始下降。由于大量开荒,几百公顷没有森林带保护的土地为风沙侵蚀所毁。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2分)请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3分)
              (2)材料二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方面?(1分)根据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2分)
              (3)借鉴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上述经验教训,运用经济生活常识说明我国当前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