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02年,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表示:“今日望归政,望复辟,夫何可得?即得矣,满朝皆仇敌,百事腐败之矣,虽召吾党归周之,而亦识不能得其志也,先生惧破坏,弟子亦未始不惧,然以为终不可免。”“专制者,以能制之主体的利益为标准,调之野蛮专利;以所专制之客体利益为标准,谓之开明专制。”“夫开明专制,非不美之名词也,以发达人民为目的”“与立宪同一状况,是立宪之所由之阶段”“故开明专制者,实立宪之过渡也,立宪之预备也”“欲救中国必开明专制”。
              材料二 (一)若夫数百年卵累于专制政体之人民,即乏自治之习惯,又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其在此等之国,破坏权衡也最易,即破之后而欲人民以自力调和平复之,必不可得之。
              (二)而承此大暴动之后以激烈三党争,四分五裂之人民而欲使保持社会势力之平衡必不可得之数也……于是社会阶级之争夺,遂相互迭起,而靡有穷。
              (三)而社会棼乱疲弊之已极,非更有强大之主权,则终不能以奠实,故皇权思想之复活。
              问题:
              (1)根据材料一,谈谈梁启超对开明专制的认识。
              (2)根据材料说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原因。
            • 2.
              历史研究的原则是“论从史出”,这就决定了辨别史料的价值与真伪是研究的前提和关键。如:近年来,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李鸿章的争议颇多,在全面评价分析李鸿章时,以下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
              A.长篇历史小说、电视连续剧中的相关内容
              B.李鸿章后人编的家谱
              C.专家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 3.
              下表是北洋政府农商部对1902—1919年国内农垦公司的数据统计

              下列对农垦公司在1912到1919年获得迅速发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是其发展原因之一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D.欧美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的结果
            • 4.
              战国时期,主张“兼爱”、“政在得民”的思想家分别是 
              A.墨子、孟子B.墨子、荀子C.墨子、庄子D.荀子、庄子
            • 5.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m – WEF)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前身是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商学院教授克劳斯·施瓦布1971年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论坛因每年年会都在达沃斯召开,故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今年的与会人士包括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中国副总理李克强等高官以及比尔·盖茨等商界领袖。该组织的发展历程反映出(   )
              A.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日趋转向民间
              B.欧洲始终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有突出影响
              C.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日益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D.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主题
            • 6.
              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其发展趋势是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据此回答:两汉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加强了与下列哪些地区的交往
              ①中亚      ②西亚       ③东南亚      ④南亚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 7.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大概终唐之世,对于唐太宗总是一味的赞扬,不允许也不可能出现贬斥的评论。五代后晋时,刘晌等编撰《旧唐书》,说:“贞观之风,到今歌咏。”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宋代以后,对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歌颂的,同时开始对他的个人品行有所非议了,对贞观政事的得失也有所评论了。……自宋、元至明、清,封建统治者之所以歌颂唐太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宣扬儒家的“仁政”。不少帝王如明朝宪宗、清朝康熙、乾隆皇帝等,都曾极力推崇《贞观政要》,把唐太宗视为治天下的圣君。
              值得注意的是,南宋朱熹别有一番议论:“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饬。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耳。”
              ——赵克尧、徐道勋:《唐太宗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唐至清,对唐太宗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9分)
            • 8.
              1991年《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须标明“焦油含量”和“吸烟有害健康”字样。1991年中国加入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在出口卷烟烟标上必须标明条形码。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A.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B.政府以立法形式禁止吸烟
              C.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D.遵守WTO成员国贸易规则
            • 9.
              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
            • 10.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联合国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使其有权作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强制性决议。宪章取消了国联盟约的一致通过原则,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表决程序采取大会2/3多数和简单多数通过两种办法,否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不仅如此,联合国还拥有派遣部队充当安理会支配下的一支常设军事力量的权力。这样联合国不仅从道义上而且在武力上使其决议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1)据材料,简要评述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上,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运行机制的特点。(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其教训。(7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