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学者朱兆华认为:“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新时期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政治的举措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2. 世界各国确立的政治制度总是通过某种机制的运转来实现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中书门下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堂,称政事堂,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权”,号称“二府”。枢密使和宰相的职权平等,凡军机要务,宰相无权过问。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另外又设置了掌握财政大权的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三  
              中国从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是选举民主加协商民主。协商民主的出现,确实考虑到选举民主的不足……协商民主的特点首先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协商民主还有一个好处,选举前可以协商,选举中可以协商,选举完以后还可以协商。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
                                                                                                    --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宋朝和近代英美国家政治运行机制的主要差异。
              (2)材料三反映了哪些新中国的民主政治特色?综合材料说明政治运行机制的设计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 3.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  )
              A.1921年中共一大
              B.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 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
              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序号批准时间条文节录
              41791年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押之权利不得侵犯。
              101791年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
              151870年第一款 合众国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前此曾为奴隶之关系而拒绝或剥夺合众国公民之投票权。
              221951年第一款 无论何人,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
              261971年第一款 年满十八岁或十八岁以上之合众国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关系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
              --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
              材料三  高二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
              ①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
              ②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④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归纳上表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予以说明。
              (3)据材料三,参照①、②,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③、④的整理和陈述。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共同经验,并举其他相关史实证明。
            • 5. 毛泽东在致宋庆龄的亲笔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据此推断毛泽东“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是要她(  )
              A.参加七届二中全会
              B.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C.参加中共八大会议
              D.参加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110年间……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材料三  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的全部陆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率;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报告中的一大亮点。确认“协商民主”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进而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最新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回答:
              (1)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后,为了确保民主政治的实行,在权力机构的设置上,除了公民大会之外,还设置了哪些机构?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出自什么法律文献?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两国的国王(或皇帝)与议会的关系有什么不同,并结合两国实际,简要分析形成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的背景和标志。
            • 9.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
              B.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 10. 马克思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新中国对这一思想的实践是
              [     ]

              A、确立政治协商制度
              B、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