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成。20年后,中国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在中苏两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  )
              A.都制定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B.都曾出现过急躁冒进现象
              C.都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
              D.都基本完成了国家工业化
            • 2.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同区域的文明产生了不同特征的法律体系(罗马法系、英国法系、中华法系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中国古代历来“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礼与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法律体系。
              --李显冬《试论中国古代固有民法的开放性体系》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传统中华法律体系的重要特征。
              材料二

              (2)观察上图,写出图中A、B两个区域的法系名称。
              材料三  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1788年,新宪法经各州批准生效。至此,联邦制在美国正式确立。这一制度被人们认为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张定河《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制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材料四“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4)试以20世纪50年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有关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5)综上,谈谈你对“法制”与“法治”的认识。
            • 3. 2014年全国人大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宪法日”,依法治国再迈新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
              --摘编自张晋藩著:《中国宪法史》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又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中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曲折的历史原因。
            • 4.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名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
              时间
              1787年颁布1870年颁布1954年颁布
              制定
              机构
              国会制定国民议会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点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价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 5. 为了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古今中外都作了有益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材料二  1788年,美国联邦十三州的人民通过了近代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它将盂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作为宪法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
              --朱雄《论三权分立原则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l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关于古代中国与雅典“分权”的本质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确立了怎样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这种政府结构有什么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些规定?
            • 6. “宪政”即宪法政治,它的前提是宪法,核心是民主政治。就是通过限制政府的权力,来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6与17世纪,反对无限君权的“权限说”崛起后,宪法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被认为是一部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利的法律文件。
              --据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
              材料二:由于中西方在历史传统、文明基础、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晚清时期的国人对于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治文明隔阂极深,加之当时启动变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尽快地在法治方面与西方列强接轨,这些决定了当时中国的法治变革是从借鉴和移植起步的。
              --据侯欣一《近代中国法治变革回顾》
              (1)阅读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限制政府权力的思想主张?简要分析“权限说”对近代英国和美国宪政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法治变革的特点,并用民国初年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简述建国初期我国宪政建设的主要成就。
            • 7. 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 8.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张晋落《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材料三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有何影响?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
                  材料四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5)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材料五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型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6)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
              (7)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