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成。20年后,中国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在中苏两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  )
              A.都制定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B.都曾出现过急躁冒进现象
              C.都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
              D.都基本完成了国家工业化
            • 2.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认为不能以1975年宪法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
              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3. 2014年全国人大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宪法日”,依法治国再迈新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
              --摘编自张晋藩著:《中国宪法史》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又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中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曲折的历史原因。
            • 4.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名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
              时间
              1787年颁布1870年颁布1954年颁布
              制定
              机构
              国会制定国民议会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点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价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 5.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040张,其中同意票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据此可以了解到(  )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③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该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 6. 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