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2013年3月,李克强在总理答记者会上以此作为开场白。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临时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911年

              1954年颁布

              制定机构

              国会制定

              南京临时政府众议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二  列宁在规划未来的政治制度时,曾满怀信心地宣布:民主将属于全体人民群众……他宣布未来的国家政体形式将是议政合一的苏维埃。苏维埃是全体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政权”,即人民民主的直接政权;国体是多党联合执政制度,参加苏维埃的各政党和平竞争、相互监督,由人民自主从中选择执政党,并坚持由最近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多数党派掌握政权的原则。在这里列宁精心设计了一个多党联合参政、议政、执政,以苏维埃为最高权力机构的政治体制。--摘自张建华等《红色风暴之谜:破解从俄国到苏联的神话》
              材料三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邓小平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新体制有哪些优越性?根据材料二,列宁精心设计的政治体制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来苏联的政治体制与列宁的最初设想有何不同?
              (2)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相比,中国的民主政治有何特色?依据以上材料,在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思路方面,谈谈你的认识。
            • 3. 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D.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4.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China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
              B.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 5.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右图中焚烧“万世师表”匾额这一“破四旧”行为造成的危害有(   )

              ①破坏了文物 ②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③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 ④破坏了社会秩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6. 下图所示是接受检阅的红卫兵和群众队伍,这一历史场景发生的根源是(   )

              A.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江青和林彪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利用
            • 7. 下表是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省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的变化。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年    份1953年1956年2010年
              城乡比例8:14:11:1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发展中完善
              B.城市代表的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
              C.农村代表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
              D.农村和城市的人口总数已经相等
            • 8. 近年来,随着微博(网民戏称为“围脖”)在国人公共事件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例如宜黄事件中的微博直播、河北大学事件中的滚动播报、上海献花事件中的集体呼应等等,社会对于微博的关注、观察也在不断深入。2011年两会期间,266名副厅级官员也组织了“政务微博”。有人说:“正是现代信息的进步,才推动了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官员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 9.

              (26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于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语录

              材料二 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彼之谋我噬膏血非噬皮毛,攻资财而不攻兵阵,方且以聘盟为阴谋,借和约为刀刃,迨至精华销竭,已成枯腊,则举之如发蒙耳。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郑观应《商战》上,《盛世危言》卷3

              材料三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10分)

              (2)材料表达了中国早期维新派什么强烈的愿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曾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简要回答中国两次加入世界市场的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8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 10.

              (26分)民主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民主存在不同的理解。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在获得政权以后,有人曾希望我能成为华盛顿。话是不难说的,而且显然,那样轻易说这种话的人是由于不了解时、地、人和事。如果我在美国,我也会愿意做一个华盛顿,可是不会有多大成就;因为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能不那样做。不过,如果他是在法国,处于内部分裂和敌人入侵的情况下,我不相信他会成为他在美国那样的人,他要是那样,那么他不过是一个蠢人,并且只会使巨大的灾难继续下去而已。就我而言,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1815年11月29-30日拿破仑与拉斯卡斯的谈话,《拿破仑书信集》

              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伯里克利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6分)

              (2)概括指出拿破仑是如何“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的?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加冕的历史背景。(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的公民大会的异同。(8分)

              (4)综合以上材料,可以获得关于民主的哪些认识?(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