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共17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中国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

              材料四

              年份

              立法

              1979年

              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6年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6年后

              《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引继出台

              合计

              截至2000年,全国已制定380多件法律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位历史人物对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分别有何重大贡献?(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华民国初期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举措。(3分)

              (3)材料三表明中西方国家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基本依据是什么?新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列举至少三点成就)(5分)

              (4)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新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从西方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哪些认识?(6分)

               

            • 2.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历史发展的图片,这些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B.民族区域自治的成果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多党合作的重大作用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材料二    据哈蒙德的《希腊史》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万人,其中奴隶约20万人,自由民16万8千人,其余为外邦人。

              ——潘桂仙《试析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局限性》

              材料三   美国宪法在特殊的年代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保留了奴隶制,给美国留下了史上最大的隐患——内战。

              ——曲超《一本书看透美国》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据材料一,以古代中国为例,证明某些西方学者贬抑“东方君主专制”是片面的。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材料一中“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的观点。(4分)

              (2)材料四所涉宪法与材料三提及的宪法相比,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哪里?这两部宪法规定的政治制度与雅典民主政治有何异同?(4分)

              (3)从以上不同制度的利弊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2分)

               

            • 4.

              在论及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时,邓小平曾说:“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为避免上述弊端的出现,党和政府主要着重于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 5.

              198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列自治区中最早成立的是

              A.新疆自治区
              B.宁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 6.

              2005年10月19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认为:“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我国新型人民民主制度最终确立于

              A.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B.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召开
              C.1954年中国第一届人大的召开
              D.1958年中共八大召开
            • 7.

              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法庭,村长终被拘留。这部影片反映了

              A.“文革”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B.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C.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D.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律制度
            • 8.

              (13分)辛亥革命是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张鸣认为,“起义前一个月,革命党人在汉口试验炸弹不慎爆炸,暴露了据点。清政府拿到了他们丢下的革命党人名册、武器,湖广总督瑞澂抓了20多个人。之后就有传言说瑞澂要按图索骥把所有革命党都抓了,当时新军军营里有不少革命党,包括一些跟革命党有过交往的人,大家都人心惶惶……其实瑞澂未必打算追查,但谣言四起,”形成一种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武昌起义其实是出乎意料地爆发,并出乎意料地取得成功,带有极大的偶然性。金冲及则认为历史的发展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总由当时的客观大趋势所决定,这就是必然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问题二:成功与影响

              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它所应做的一切,即加强资本主义发展。”

              (2)结合列宁的观点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理解。(4分)

              问题三:继承与发展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最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3分)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法治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表现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包含着内在价值规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种治国方略。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里克利的演讲

              材料二: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

              ——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9月)

              材料三:下列材料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九条 参议院之职权如左:一、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但关于行政诉讼及其他特别诉讼,别以法律定之。

              材料四: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回答:

              (1)材料一中该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其“法律上的平等”有什么局限性?(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做到“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它的基本精神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部宪法与前两部有什么根本的不同?材料中的“一切力属于人民”的思想来源是什么?(6分)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努力。……在新中国建立后,老一辈的革命家们又结合国情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材料二  2010年3月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众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中新社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试举出中共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民主政治”方面的努力的史实。(两例即可)(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制定出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4分)

              (2)温总理的报告,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其根本目的是什么?(3分)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