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实现依法治国的理想,先进的中国人做了许多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这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
              --《孙中山文集》
              材料二《共同纲领》内容摘要

              材料三  1954年以后我国宪法的修改历程
              方式结果
              全面修改
              (将原来宪法重新修改)
              1975年宪法
              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
              部分修改
              (对宪法部分条文进行修改)
              1988年修正案
              1993年修正案
              1999年修正案
              2004年修正案
              请回答:
              (1)为了实现材料一中“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的国民志愿。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做了什么努力?有何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制定的第几部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2年全面修改宪法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自近代以来,我国宪政建设的历程有什么特点?
            • 2. 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的章程》规定党员有义务“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1982年宪法总纲第五条特别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从材料中体现八二宪法制定的关键原则是(  )
              A.社会主义
              B.人民民主
              C.党在法下
              D.党政分开
            • 3. 新中国制定某部宪法时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总结同‘四人帮’斗争的经验,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这部宪法是(  )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 4.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新时期(  )
              A.逐渐建成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B.把“以法治国”写入了宪法
              C.积极推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确立“民告官”的法律基础
            • 5.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
              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 6. 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  )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
              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 7. 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实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三:公民社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力量。哈佛大学教授约夫•奈认为,当今美国的实力主要依靠的是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中国则倾向于依靠政府政策和公共外交手段来影响中国软实力。
              --约瑟夫•奈著《权力的未来》
              (1)结合唐宋的相关史实,概括古代中国软实力的表现。
              (2)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中国 “重建文化自信心的”在探索社会制度方面的实践及其效果。
              (3)现代中国在政府主导下为提升国家软实力所作的努力有哪些?
              (4)进入21世纪,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我国和平崛起的宏观国际背景有哪些?
            • 8.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改革开放后30年的“民主增量”的是(  )
              A.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B.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确立了基本的民主制度
              D.将建设法治国家的方略写入宪法
            • 9.
              【题文】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在资产阶级革命适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律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西方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特点。
              (3)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新的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对你有何启示?
            • 10.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共八大为加强党的建设规定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反对个人崇拜、个人专断。毛泽东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陈述了他对1958年以来“左”的错误及其教训的意见,在毛泽东左右下,政治局扩大会议把彭德怀及其赞同者张闻天等人定为反革命集团加以批判。“文革”期间,彭、张等被迫害致死。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中共九大党章删掉了党员的权利,取消了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监察委员会机构,并规定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
              材料四 中共十二大党章规定:(1)设立顾问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2)改主席制为总书记制。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议和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党章还规定竞的各级领导干部职务都不是终身制,都可以变动或解除。
              请回答:
              (1)八大至十二大中共中央的组织原则有何变化?彭德怀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中共十二大的组织原则和八大本质上有何相同?有何进步?
              (3)从其变化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