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出台了《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 2.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认为不能以1975年宪法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
              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3. 1958年之后,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的表决方式,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明确规定票决方式。这表明我国(  )
              A.民主制度曲折发展
              B.人大制度重新恢复
              C.法律制度已经健全
              D.依法治国理念确立
            • 4.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1957年8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材料说明了(  )
              A.国务院当年的规定缺乏法律依据
              B.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D.劳教制度的制定与废除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 5.

              1989年初,有人在全国人大通过《行政诉讼法》草案时说:“如果公民可以告政府,政府还有什么权威?”出现此现象说明

              A.民主建设阻力重重
              B.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
              D.公民的民主权利无法保障
            • 6.

              据新华社北京2012年12月4日电:为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12月3日上午,全国人大机关举行宪法墙揭幕仪式。下列对该宪法理解正确的是

              A.该宪法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修订通过
              B.该宪法使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得以确立
              C.该宪法在修订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D.该宪法首次提出“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 7. 如图呈现的是20世纪的70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
              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都体现了民主集中的政治原则
              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
              D.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地方管理体制本是农业社会的产物。随着工业社会的兴起,腐败和低致问题突出。表现在:多数官吏无薪酬义务工作,无法保持长久的积极主动性;贪污、玩忽职守屡见不鲜。多数地方机构缺少公开性透明度,易被豪门大户操控。一些居民众多的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里兹、伯明翰等,仍由治安官和教区等旧式机构治理,管理松弛,问题较多。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混乱、犯罪率上升,等等,逐渐引起人道主义者、功利主义思想家和其他民间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批评。土地贵族……在议会内外,抨击工业资阶级的贪恋和因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罪恶现象,呼吁实行地方管理制度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也打出了地方改革的旗帜。1832年议会改革成为英国改革时代到来的标志,地方改革很快开始。
                    材料二  1835年9月,美国议会《市镇自治机关法》,宣布取消两百多个陈旧过时的市镇自治团体,设立一百多个有权选葶议会的市镇。规定所有市镇自治机构的人员--市长、市府参事、市议会议员等--均由投票选出。其中市府参事由市议会选出,任期6年;市议会议员由地方所有居住满3年的纳税者选举产生,任期3年。镇议会必须定期公布账目和年度预算,市政收入必须用于当地居民,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必要法规。法令还废除了市法官和法院的职权,将其权力转交治安法官和郡法院,实现了地方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的分离。
                    材料三  1985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1985年地方政府令》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均由当地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地方选举权授予所有年满18岁的公民,罪犯、精神病患者除外。选民每年登记,名单公布,力求高度的精确性。地方议会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重新选举全部地方议员。
                     材料四  英国很多选民在媒体和民调中,屡屡指责和嘲笑田家高层政客官员,他们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认可度常在三到四成之间徘徊;而对地方官员的肯定性评价,多在七成之上。
              (1)概述19世纪英国地方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分析英国地方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及实效。
              (3)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重要成就?
            • 9.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这主要表明我国的基层民主是(  )
              A.政府与公众联系与沟通的“桥梁”
              B.人大制度与基层直接民主相结合
              C.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
              D.基层社会民主和基层国家政权民主有机结合
            • 10. 南方网记载,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
              A.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B.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
              C.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D.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