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年以前,半官方的民间组织一度是海峡两岸最重要的沟通桥梁。据此推断,台湾方面的半官方代表团,可能曾出席(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庆功会
              C.《中美建交公报》签字仪式
              D.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 2.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服务需求增多,香港政府部门、会共服务机构腐败现象相当普遍……香港年轻一代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开始出现不满贪腐的情绪,之后学生大军也响应并参加了声讨政府反腐不力、抵制腐败的运动……然而,当时香港的反腐机构―反贪侦办处,一直归警务处管辖,而警界又恰好是贪腐之渊蔽。……1973年,香港麦理浩爵士正式宣布成立一个独立的廉政公署,全力打击腐败。

              材料二    廉政公署首长廉政专员依法直接向特别行政区长官负责,其职员不隶属香港公务员序列……其财政也由政府预算直接划拨,财政独立。……香港廉政公署拥有反贪工作所需的基本权力,此外香港法律还赋予廉署一些特权,比如廉署有权逮捕犯罪嫌疑人,有权搜查可疑的楼宇,扣钾犯罪相关的财务,有权调查任何金融机构等。……防止贪污处和社会关系处一方面通过开展广泛的肃贪倡廉的教育工作向社会灌输反腐意识,解释反贪污法例,使肃贪倡廉的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通过帮助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组织、私营机构健全防贪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防止贿路条例》第30条规定,如果回答问题会招致或可能招致举报人、协助人的性名、地址被泄漏,任何人无需回答任何问题。……廉政公署外部设有由社会贤达组成的四个委员会,内部设有专门机构对其工作人员和各种行为加以监督,再加上香港极为发达透明的新闻典论监督,廉政公署的一举一动都是在“阳光”下的。

              ——摘编自《香港廉政公署对大陆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香港廉政公署成立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香港廉政公署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9分)

               

            • 3.

              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下图)。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海峡两岸盼通邮                                   B.和平统一,反对台独

              C.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

               

            •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它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最主要区别是(   )

              A.社会制度不同
              B.拥有的自治权不同
              C.经济政策不同
              D.外交权利不同
            • 5.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4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6分)

              (4)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的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6分)

               

            • 6.

              2013年热播的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经历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的历史,下列评价不符合这500年社会主义探索历史的是

              A.《资本论》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
              B.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在少数或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胜
              C.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D.“一国两制”创造性地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的基本准则
            • 7.

              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 8.

              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A.美国企图促成国共和谈来解决台湾问题
              B.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C.蒋介石的反应体现了国共在当时台湾问题上的某种默契
              D.海峡两岸有强烈的战争意识
            • 9.

              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D.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10.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的重要内容是

              A.两岸直接实现三通
              B.最早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C.国共两党实现第三次合作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