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最能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2.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中国、印度、缅甸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中国、印度、缅甸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能处理国家间的一切关系
              B.把国家的主权放在第一位
              C.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生命力
              D.以国家平等为根本出发点
            • 3.

              有学者认为:“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其中“大胆创新、成绩斐然” 应包括( )

              ① 确立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       ②“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③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基本建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4.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一书中写道:“中国与其他新兴国家不同,中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被西方接受,而非作为西方社会的荣誉会员”。下列事件中不能体现该观点的有

              A.建国初“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D.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 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构建和平友好的国际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各项中具有这样影响的政策有

              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6.

              1953年周恩来总理宣布:“我们相信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我们愿意同一切愿意维持和平关系的国家恢复和建立贸易关系,发展和平经济。”这一原则出台的背景是( )

              A.中国外交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B.周边地区局势开始缓和
              C.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D.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已确立
            • 7. 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最终在多方努力之下,会议达成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扩展起来的“亚非会议十项原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缓解了亚非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B.与会国广泛支持和响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会上周恩来把“平等互惠”改为了“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
            • 8.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A.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
              D.与苏联建交
            • 9.

              我国从1952年开始反思“一边倒”方针的外交局限性,到1954年基本形成了新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一新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结伴而不结盟的方针
              D.团结第三世界反殖反霸
            • 10.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互相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这是在评价

              A.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1955年 “求同存异”方针
              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