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伊朗同宿敌美国的斗争连日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美国媒体称美政府已决定把伊朗革命卫队列为国际恐怖组织,伊朗总统内贾德则针锋相对宣布伊朗已成为“核国家”,并公开称伊方已有超过3000台用于铀浓缩活动的离心机投入运行。随即又有媒体说,美国已拟定针对伊朗的“三天闪电作战计划”,伊美两国关系似有加剧紧张之势。
              材料二:目前,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发达国家占78%,发展中国家占22%;而世界人口发达国家只占20%,发展中国家占80%。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材料一、二反映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况,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在友好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摘自《国际条约集》

              材料二:1957年11月的莫斯科会议期间,毛泽东的言谈举止充分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共已经可以同苏平起平坐了。但也就在这时,双方的分歧开始露出苗头。真正反映出中苏在对外对内政策上出现重大分歧,并引起尖锐对立的,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1958年中共领导人在未通知苏共领导人的情况下炮轰金门,惹恼了正在积极推动冷战缓和战略的赫鲁晓夫,因为中共的做法无疑是在唱对台戏;另一件事就是中苏两党虽然都要求改革斯大林式的发展模式,但苏共领导人并不支持中共以建立人民公社来实现跃进的做法。
              ——摘自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

              材料三:2001年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中俄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兹达成协议如下:
              ……
              第五条,俄方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方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
              第六条,缔约双方满意地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决心并积极致力于将两国边界建设成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
              第十八条,缔约双方将根据各自承担的国际义务及本国法律在促进实现人权和基本自由方面进行合作……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关系怎样?这种关系对中国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末之后中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概括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世纪以来中俄关系又有何新的发展?其出发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三归纳,新世纪在中俄关系的改善过程中,俄罗斯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其诚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到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 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对中国外交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外交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观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历程,概括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     ]

              A.一边倒的方针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另起炉灶的方针
            • 6.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伯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
              [     ]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中华人民共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C、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D、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请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 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左图)。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注:本题要求只选三次建交高峰中的一次,若选答多项,只评阅所答第一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

              (2)读上图,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大片”
            • 9. 应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把握机遇、调整策略,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看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他们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摘编自《新全球史》

              (1)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分别面临怎样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两国分别启动了什么“改革计划”?两国在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其盟国的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三 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时第三国。
              ——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材料反映出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在怎样的国际形势下签订的?其内容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他们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摘编自《新全球史》

              (1)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分别面临怎样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两国分别启动了什么“改革计划”?两国在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其盟国的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三 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材料反映出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在怎样的国际形势下签订的?其内容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