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主要是指(   )
              A.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
            • 2.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之初与我国建交国家情况统计表

              时间

              数量

              建交国家

              1949年

              10

              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朝鲜

              波兰 蒙古 东德 阿尔巴尼亚

              1950年

              9

              越南 印度 印尼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列支敦士顿 芬兰

              1951年

              1

              巴基斯坦

              1952年

              0

               

              1953年

              0

               


              材料二 1953年朝鲜战争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不利形势。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主要与什么性质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这反映了我国外交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

                                                                                  

              (2)据材料一、二,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建国初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引下取得的外交成就。

                                                                                  

              (3)据材料三,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意义。

            • 3. 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最终在多方努力之下,会议达成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扩展起来的“亚非会议十项原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缓解了亚非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B.与会国广泛支持和响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会上周恩来把“平等互惠”改为了“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
            • 4.

              据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记载,在连续两年出现粮食减产、国内粮食短缺的情况下,1960年中国政府仍援助非洲几内亚1万吨大米。这种对外援助

              A.着眼于国家建设的经济利益
              B.以道义和政治为主要考虑因素
              C.有利于发展睦邻友好的国家关系
              D.符合国力与经济发展规律
            • 5.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收集万隆会议的有关材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收集毛泽东访问苏联的有关材料
              C.中国首次展现世界五大国地位——收集日内瓦会议的有关材料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 6.

              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C.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 7.

              么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 8. 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周恩来出席的这次会议

              上午10点,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中午11点40分,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1点起,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4点50分,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朗斯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9.

              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对这一原则提出的背景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主动外交姿态
              B.万隆会议精神影响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D.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 10.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