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   )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 2.

              在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后,中国海军于2008年12月26日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中国海军自15世纪郑和下西洋以来的首次远征,具有划时代意义。这说明

              ①中国海军出兵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合理合法的 ②中国的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索马里的国家主权 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④中国出兵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
            • 3.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模式
            • 4.

              在郑和下西洋的六百多年后,中国海军编队于2008年12月25日从三亚起航到索马里海域护航。对这一历史性事件评述正确的有:① 今日的中国再次拥有了世界最强的海军舰队 ②这次远航反映了六百年来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逐步转变后的必然趋势 ③古今中国两次远航的主要目的是不同的④维护世界航运安全,打击海盗,显示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 5.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问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D.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 6.

              下图是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右上角写有这样一句话:“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美国人之所以给图片加上这句话是基于: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C.中国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 7.

              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的第一个国家是俄罗斯。中俄两国的关系用“复杂多变”来概括绝不过分。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

              材料一 康熙帝运用军事和外交双重手段,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二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两年后……1920年5月决定建立莫斯科东方大学……瞿秋白、刘少奇、任弼时……等首批去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东方大学中国部改名为孙逸仙大学,又叫中山大学。——宋健《百年接力留学潮》

              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我们这一代也读了很多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品。我年轻时就读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俄罗斯文学的魅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有着深厚基础。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演讲

              材料三 经历了两国关系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之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和中国在苏联解体后都成熟起来了,双方都很现实,在普遍使用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建立起“君子之交”。——李凤林《中苏关系的历史与中俄关系的未来》

              (1)指出康熙帝如何运用军事手段迫使俄国政府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历史意义。

              (2)据所学知识回答,俄国十月革命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留学生(知识分子)产生了什么影响?请指出习主席提及的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三部长篇代表作。并概括托尔斯泰对俄国文学的影响。

              (3)分别简述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大起大落”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试举一例中俄两国始创的体现“君子之交 ”的新型国际关系组织,为什么说该组织的成立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

               

            • 8.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联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该组织的新特点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D.低估了中俄在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 9.

              对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
            • 10.

              1970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阵营坚决支持中国
              B.西欧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C.美国丧失了世界霸权地位
              D.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