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舞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建国后,党和政府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上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并分别指出其意义。






                (2)中国当代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请指出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分配方式上的变革内容。





                  

                (3)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新时期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设立的新区分别有哪些?

                





                (4)综合上述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历程,你得到什么启示。

            • 2.

              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材料中“政府号召组织起来”的措施是

              A.实行公私合营
              B.成立人民公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D.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 3.

              “这种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但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材料中 的"制度”是指( )

              A.农业合作社
              B.人民公社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乡镇企业制度
            • 4.

              1953年到1957年,中央各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从2800多个增加至9300多个,其产值占中央和地方管理工业的49%。与此同时,国家对煤炭、钢材、水泥等8种主要物资实行计划供应。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有利于工业化战略实施
              C.提高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 5.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仅有两种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前者的实质是

              A.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
              C.注重市场机制
              D.优先发展军事重工业
            • 6.

              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从新中国成立到1958年工业收入一直低于农业收入

              ②1958年后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③1958年后农业国民收入减少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有重大关系

              ④从新中国成立到1958年工农业收入基本处于增长态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7.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作用消极,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 8.

              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之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此决议目的是( )

              A.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B.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C.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9.

              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营企业改革
            • 10.

              下表是1953-1957年间我国工业与基本建设投资情况统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工业投资金额

              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数

              行业

              比例(%)

              投资主体

              比例(%)

              金额(亿元)

              重工业

              85

              中央

              81.8

              481.15

              轻工业

              15

              地方

              18.2

              107.32

              A.地方政府资源调控能力不足
              B.凸显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
              C.该时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D.“一五”期间工业发展迅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