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从1760年工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上实现城市化。而当时,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比例的6.5%。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9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2%。

              ——摘编自马先标等《世界城市化历程回顾》

               材料二

              ——引自许抄军等《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英国实现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任意选取三个阶段进行解读。

            • 2.

              下图所示白色柱状、黑色柱状之比例主要用于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

              A.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
              B.内地工业与沿海工业之比
              C.私有制与公有制之比
              D.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之比
            • 3.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D.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 4.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认为下列各组数字中,能正确反映1952年、1956年、1978年、1992年和2005年5个不同年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一组是

              选项

              1952年

              1956年

              1978年

              1992年

              2005年

              A

              49.7

              9.1

              86.4

              92.9

              21.3

              B

              21.3

              92.9

              99.1

              86.4

              49.7

              C

              49.7

              21.3

              92.9

              99.1

              86.4

              D

              21.3

              49.7

              86.4

              92.9

              99.1

              A.A
              B.B
              C.C
              D.D
            • 5.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1954年宪法的颁布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6.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的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人股的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 7.

              观察下图,下列对我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52年的私有制经济中包含有个体经济、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
              B.1956年国民经济的成分比例变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要求
              C.1978年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说明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
              D.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大幅度提高主要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结果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会(中共八大)正确 的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刘少奇的政治报告,不仅系统的论述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中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而且进一步提出和解决了一系列战略问题。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上快马坐火箭,新的记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

              材料三下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八大认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70年代,从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 9.

              下表为建国后我国前五个五年计划的增长率与波动系数的统计。据此可知该时期我国


              时期

              一五

              (1953-1957)

              二五

              (1958-1962)

              三五

              (1966-1970)

              四五

              (1971-1975)

              五五

              (1976-1980)

              增长率(%)

              9.3

              18.1

              11.7

              2.8

              4.9

              波动系数(%)

              59.1

              -2914.3

              157.5

              46.4

              74.3

              A.国民经济相对平稳发展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 1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党深信,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5月29日)

              材料二     1957—196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年份

              1957

              1960

              1962

              1965

              钢产量

              535

              1866

              667

              1223

              粮食产量

              3900

              70

              3200

              3891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体现的心态。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计量化的方法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材料二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