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邓小平曾经评论道:“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史实你认为邓小平最认同的是该政策的

              A.非公有制对公有制的助力作用
              B.以重工业为主导
              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唯一途径
            • 2.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  )

              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②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④“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 4.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②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④中共中央首次突破把“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③②④①
              D.①③④②
            • 5.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现在,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群众正在前进。我们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不少同志对这一历史性变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某些上层建筑的改革赶不上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这一历史性变革是指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 6.

              (24分)市场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乃至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进行了各种探索,积累了经验,也留下了不少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

              材料二: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感到陌生。……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

              ——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近十几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0分)

              材料三: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及动机。(8分)

               

            • 7.

              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

              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 8.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1950年,上海机械厂的产业工人正在听苏联专家讲话。苏联为中国提供了技术和支持。

              图2  1980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宣布给上海工厂颁发许可证,由麦道公司提供飞机部件,在上海组装生产MD—82双发飞机,并交付中国民航总局。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20世纪50~ 80年代中国经济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9.

              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开始实施“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的经营办法,企业效益连年大幅增长。这

              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
              B.得益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C.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下放
              D.受惠于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行
            • 10.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
              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