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华东经济管理》1991年统计:“从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看,江西纺织化纤部分企业1990年工业总产值比1983年增长48.04%,年均增长6.86%......”。当时江西纺织化纤部分企业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主要是(  )

              A国民经济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2.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舍右邻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的变化

              C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D 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 3.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它指的是(  )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 外出打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4.

              扼要回答下列有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4分)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2分)

              (3)党的十四大上规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4)我国首先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4分)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的格局?(4分)

               

            • 5.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6.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7.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三次历史性变化是(   )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香港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 ④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恩格斯

              材料二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全部问题就在于“是以市场、商业为基础,还是反对这个基础”。——列宁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四 西方史学家认为,共产主义在东欧的消失、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转向市场经济,在实际上表明共产主义模式的普遍性的萎缩。——杰里·本特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恩格斯和列宁对“计划”和“市场”的认识。(4分)

              (2)材料三中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又是如何认识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三个阶段。(8分)

              (3)结合你对市场经济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认识,驳斥材料四中作者的观点。(8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9.

              材料一 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真正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二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始试点工作,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等。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开始有重大突破。创办经济特区为实行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逐步展开。……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摘自中联部网站

              材料三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是什么?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现代化建设中,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是如何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

               

            • 10.

              中国社科院提出“台州模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以本土的民营经济为主,创造并充分应用了股份合作制, 这一形式适应台州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组合社会化的趋势,使得民营经济形成了全市国民经济“十分天下有其九”的经济格局. 台州模式的成功,说明

              ①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服务

              ②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民营经济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

              ④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