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09年8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前往安徽农村考察时说:“我明确告诉乡亲们,不仅现在的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不变,而且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总书记考察安徽是对该地区1978年一些农民自发改革尝试的肯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土地公有和自主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C.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必须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D.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承包权必须以公有制为前提
            • 2.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     ]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下列事件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4.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 5. 下面是革命老区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邵集公社大刘郢生产队农民何开升春节时写的春联1978年:吃一斤借一斤斤斤不 断,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横批:老牛落在枯井里。 1983年:吃有粮烧有草富民政策好,迎新春迈新步更上一层楼。横批:政策加科学展翅高飞。 1984年:穿新衣住新房人均吨粮,忙生产干四化实现翻番。横批:坚信党的政策。出现对联中所述显著变化的因素有
              ①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翻身做主人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
              ③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农民勇于创新,敢于天下先的精神
              [     ]

              A.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6.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     ]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 7. 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刊》(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列关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①专业化②商品化③集体化④社会化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0.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一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