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  )

              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②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④“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 3.

              (14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产品

              名称

              单位

              按人口平均产量

              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电力

              7.9

              219.5

              1144.6

              514.9

              27

              141

              63

              原煤

              公斤

              8.0

              761.0

              3498.0

              4938.0

              9

              41

              58

              生铁

              公斤

              1.7*

              84.4

              244.5

              165.9

              50

              144

              9

              公斤

              0.9

              95.3

              376.3

              255.2

              106

              418

              281

              棉布

              公斤

              7.34*

              20.28

              61.42

              70.38

              2.8

              8.4

              9. 6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1)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4分)

              材料三: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在农、轻、重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在其后的实践过程中又有何偏差?(3分)

              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3)材料四中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又是如何认识的?(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三个节拍。(3分)

              材料五:

              中共十六大报告主题

              (2002年)

              中共十七大报告主题

              (2007年)

              中共十八大报告主题

              (2012年)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4)根据材料五,指出本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有何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2分)

               

            • 4.

              (14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产品

              名称

              单位

              按人口平均产量

              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电力

              7.9

              219.5

              1144.6

              514.9

              27

              141

              63

              原煤

              公斤

              8.0

              761.0

              3498.0

              4938.0

              9

              41

              58

              生铁

              公斤

              1.7*

              84.4

              244.5

              165.9

              50

              144

              9

              公斤

              0.9

              95.3

              376.3

              255.2

              106

              418

              281

              棉布

              公斤

              7.34*

              20.28

              61.42

              70.38

              2.8

              8.4

              9.6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1)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4分)

              材料三: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在农、轻、重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在其后的实践过程中又有何偏差?(3分)

              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3)材料四中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又是如何认识的?(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三个节拍。(3分)

              材料五:

              中共十六大报告主题

              (2002年)

              中共十七大报告主题

              (2007年)

              中共十八大报告主题

              (2012年)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4)根据材料五,指出本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有何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2分)

               

            • 5.

              2013年热播的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经历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的历史,下列评价不符合这500年社会主义探索历史的是

              A.《资本论》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
              B.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在少数或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胜
              C.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D.“一国两制”创造性地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的基本准则
            • 6.

              人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来论证本国的国际地位及发展方向。但也有人以1840年中国的GDP是世界的33%,但之后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而1949年中国的GDP虽是世界的6%,却赢得了真正的独立并逐步走向大国这些史实来反对GDP决定论。据此,下列该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GDP的确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证实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B.GDP只能反映当时经济状况,故不能反映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C.GDP的国际地位变化趋势经常与该国国际地位变化趋势成反方向
              D.决定GDP变化的经济性质才是真正决定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的
            • 7.

              阅读《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

                

              ①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

              ②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③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④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 8.

              (26分)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 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材料二:2005年6月27日。中国的新变革——小世界,大赌注。这一期《时代》(美国著名新闻周刊)谈的正是“中国制造”,全世界没有谁能逃脱的“中国制造”,甚至连故去的毛泽东,在本期的《时代》封面里,也穿上了时髦的LV——很显然,这件LV,也是“中国制造”。

              (1)结合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史实,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说明中国为“追求富强”出现“传统外变”的观点。并分析出现“传统外变”的原因。(12分)

              (2)简要说明近代西方经济文明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关联。(8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全世界没有谁能逃脱 “中国制造”的原因。(6分)

               

            • 9.

              (28分)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  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在众多版本中,Von Glahn的估讦最为低调,他认为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占世界产量的1/30。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二:1935年,为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规定白银国有,统一发行法币,以法币代替银元,作为市场唯一流通货币。

              (1)根据材料一,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8分)

              (2)1800—1838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主要原因是什么?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6分)

              (3)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材料二中改革发生的主要历史背景。(8分)

              (4)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新增面额50元、100元人民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上述货币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6分)

               

            • 10.

              (24分)市场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乃至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进行了各种探索,积累了经验,也留下了不少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

              材料二: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感到陌生。……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

              ——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近十几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0分)

              材料三: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及动机。(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