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蒸汽机及机车的发明大事记

              材料二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清政府遂搁置修路倡议。1881年,李鸿章请求在唐山至胥各庄建一条运煤铁路,在答应不用机车改用骡马拖拽等条件下,清廷同意修建。1882年,经过反复疏通才允许改用机车牵引。     
              早期中国铁路建设和技术发展迟缓,机车车辆和其他铁路设备多赖于进口,各种设备和器材十分杂乱,仅机车就有英、美、法、德、日、捷和比等国的190多种型号,机车车辆轨距达四五种之多,由此形成了世界各国机车车辆和装备器材齐聚中国的独特景观,中国铁路被讥讽为“万国铁路博览会”。

              中国制造的首台机车——“中国火箭号”1882年,唐胥铁路修理厂的工人,根据英国工程师的几份设计图纸,利用矿场废旧材料制成。

              材料三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 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中国向外国贷款建筑铁路占40%,自筹资金修建的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里程的14%。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意中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据袁昶估计,庚子前后,仅顺天府穷民之中,“失车船踮脚之力,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材料四  鹰厦铁路于1954年动工兴建,1957年竣工通车,曾经长期是进入福建的唯一铁路线。鹰厦铁路初建为战备线,线路技术标准低。       
              2005年9月,福厦铁路开工建设,设计速度为每小时250公里。它连接了福州和厦门,全线设14个站,全长273公里,总投资超过144亿元,于2010年建成通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铁路运输出现的条件。当时欧洲报刊曾就谁是“火车之父”展开争论。你认为谁是“火车之父”?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早期修建铁路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万国铁路博览会”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分析铁路建设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四及历史背景,分析建设鹰厦铁路、福厦铁路的不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出的信息不符合的是

              [     ]

              A.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
              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
            • 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材料二: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材料三: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000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质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工业领域出现了什么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发展工业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