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化大革命”后,在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因为它
              A.系统地批判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的错误
              B.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2.
              1978年,我国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意义是(   )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准备 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C.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1分)
              材料一:为了满足洋务运动对洋务人才的需要,在早期留美的容闳上下努力之下,(1872年)120名12岁—l5岁的幼童 赴美 留学,开中国留学运动之先河。……洋务运动中期派出近百人的船政留学生,分赴欧洲各国学习船政和军事,回国后担任各级海军将领。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北洋海军将领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等。这批留学生中对中国近代化事业贡献最大的是被称之为“精通西学第一人”的著名维新思想家、翻译家产复。
              ——李尚敏、朱芹《中国近代留学运 动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清政府于1896年派唐宝锷等13名学生赴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赴日留学的开始。1898年,清政府拟定了《遴选生徒游学日本事宜 片》,规定了官派留学日本的办法,留学日本的国家政策自此确立。 
              ——丁相顺《晚清赴日法政留学生与中国早期法制近代化》
              材料三:中共旅欧支部于1923年开始从当地选派一批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和华工青年去苏联深造。……孙中山逝世后,包括一些国民党委员子女在内的革命青年和国共两党党员,被派往苏联留学,从而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留苏学习高潮。
              ——张彩丽、刘瑞丽《中国近代留学教育走向、学习内容及历史意义分析》
              材料四: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个人通过托福考试申请国外大学奖学金的出国留学方式开始在一些学习精英中涌现。继早期“留美热”后,“留日热”“留加热”“留澳热”“留英热”又相继形成。据教育部统计,1978年到2007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21万人,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卓越人才。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约32万人。30年来出国留学规模扩大了168倍。
              ——中国教育新闻网《1978年:留学史掀开新的一页》
              (1)据材料写出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主要目 的地的走向。(2分)
              欧美(19世纪70、80年代)→  ① (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②   (20世纪20年代)→世界各国(1978年以后)。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1)问中后两次留学目的地转向的时代背景。(12分)
              (3)材料中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途径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分)据材料四,简要归纳1978年以后留学教育的特点。(3分)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概括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6分)从中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2分)
            •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                                             (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事记(截至2001年)
              年份
              主要内容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开始形成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安徽,四川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后在全国推广。
              1980年
              国家正式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作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
              全面平反冤假错案;被破坏的民主政治制度逐渐恢复和完善。
              1982年
              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1984年
              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十四个沿海城市;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1985年
              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
              1987年
              中共中央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89年
              中共中央开始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2001年
              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事记表》,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变化(至少两个方面),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 6.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果,下列与之无关的一项是          (    )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C.国内出现了安定团结的局面D.国民经济得到初步恢复
            • 7.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就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90年代邓小平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人类思想文明角度思考,上述四案例共同表明了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C.历史的发展主要是历史巨人推动的
              D.“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
            • 8.
              英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说:“1949年是政权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
              A.民主政治建设B.思想大解放C.发展生产力D.推进全球化发展
            • 9. 1978年邓小平访日期间,曾经乘坐日本新干线的高速列车。在车上,一名日本记者采访他乘坐此车的感受,邓小平回答说: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更适合坐这个车了。“下列论断中最符合这句话含义的是   
              [     ]

              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如果现在不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C.“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致富不一样,社会主义国家的致富要达到共同富裕。”     
              D.“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 10.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应是
              [     ]

              A.中共成立之后     
              B.新中国成立后  
              C.抗日战争胜利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