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6分)“光盘行动”、“民生幸福”、“中国梦”等是2012和2013年的新闻热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

              材料二  下表是某老人记录的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单位:元)

              1958年

              1968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7.98(请客)

              3.6

              3.07

              15.22

              90.9

              268.95

              材料三  2013年3月,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简洁、务实的讲话,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总书记的讲话也是一场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全民动员令。

              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老人家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1958~1978年表中状况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出,为了实现“中国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举措?(6分)

               

            • 2.

              下列语句摘自不同时期小学语文课本第一课的内容,其中属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是

              A.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
              B.爸爸六岁去放羊,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C.敬爱的毛主席教导我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D.冰雪消融,种子发芽,果树开花……我们找到了春天
            • 3.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五大”(1997年)五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三步走”和“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 4.

               贯穿延安整风运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条红线是(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C.反对主观主义、党八股、宗派主义     

                  D.改革开放,反对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

               

               

            • 5.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6.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这篇文章(下图)直接针对的是                  (    )

               

               

               

               

               

                  A.是否重新恢复邓小平的工作 

                  B.是否为反右倾斗争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C.“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D.是否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 7.

               “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 8.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民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 9.

               著名学者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所学知识谈谈

              (1)你是怎样理解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4分)

               

               

               

               

               

               

               

              (2)二人“挽救”社会制度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6分)

               

               

               

               

               

               

               

              (3)对我们有何启示?(4分)

               

               

               

                                                    

               

               

               

               

               

               

              吉林一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三月月考试卷

               

               

               

            • 10.

               (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凤阳,到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了金凤凰。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并题词

              请回答:

              (1)凤阳的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建立,都与被誉为“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一次会议有关。这次重要会议是什么会议?

              (1分)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3)材料一中说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其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从凤阳开始的改革有什么重大影响?(4分)

               

               

              (4)除深圳外,还有哪些经济特区?形成怎样对外开放的格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