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共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在

              A.中共七大上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中共十二大上
            • 2.

              2013年热播的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经历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的历史,下列评价不符合这500年社会主义探索历史的是

              A.《资本论》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
              B.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在少数或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胜
              C.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D.“一国两制”创造性地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的基本准则
            • 3.

              (16分)“光盘行动”、“民生幸福”、“中国梦”等是2012和2013年的新闻热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

              材料二  下表是某老人记录的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单位:元)

              1958年

              1968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7.98(请客)

              3.6

              3.07

              15.22

              90.9

              268.95

              材料三  2013年3月,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简洁、务实的讲话,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总书记的讲话也是一场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全民动员令。

              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老人家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1958~1978年表中状况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出,为了实现“中国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举措?(6分)

               

            • 4.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40—1840年间,英国本土人口从500万增加到1000万,海外人口从20万增加到700万,中国本土人口从8千万增加到4亿,海外人口几乎为零。此时期,英国地租维持基本不变,中国地价和地租同步上涨2倍多,地主买田置地不易,佃农租地经营困难。

              材料二:1840—1940年间,中国南方沿海有一个县,本县人口从20万增加到50万,海外后裔从零增加到300万。

              材料三:贵州省1960年代外出务工人口几乎为零,2000年代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到沿海务工,2010年有630万劳动力出省务工,占全省人口20%左右,有40多个县的农民工向家里汇款高于县财政收入。世界各地的超市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国廉价工业品,外国的石油、矿石、棉花、大豆、大米、小麦、混合饲料大量进口到中国。贵州的市场上有泰国大米、美国的豆油、进口混合饲料生产的鸡鸭鱼出售,大量石灰岩地区退耕还林。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和中国在1740—1840年间人口发展的不同特点,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相同情形是什么?(2分)指出形成材料二情形的主要原因。(2分)

              (3)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近三十年来,贵州劳动力流向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4分)结合材料三分析此变化对该省所产生的影响。(4分)

              (4)1740—1840年间,英国如何利用外部有利因素实现强国目标?(6分)近三十年来,中国如何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机遇参与国际竞争?(4分)

               

            • 5.

              下列语句摘自不同时期小学语文课本第一课的内容,其中属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是

              A.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
              B.爸爸六岁去放羊,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C.敬爱的毛主席教导我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D.冰雪消融,种子发芽,果树开花……我们找到了春天
            • 6.

              1978年5月2日到6月6日,在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带领下,一个由包括6个部级干部在内的20名成员组成的考察团出访了瑞士、联邦德国、丹麦和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出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对这次出访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外交开始打破意识形态限制
              B.出访有利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C.出访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
              D.中国同欧盟国家建立了良好关系
            • 7.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 8.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一九七八年以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  ”,“北京奥运”“炒股”. ②和“雄起”。其中①和②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

              A.西部开放,解放思想
              B.入世.市场经济
              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 9.

              下面四幅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中,被称为20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的是(  )

              ① 中山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会议         ②五四运动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0.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