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 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表明洋务运动(  )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D.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2.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赛可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的十五年期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他的回顾性材料中不可能包括(    )

              A.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B.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C.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的首映演出
              D.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同盟会成立的新闻
            • 3.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8年

              ①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沿海早于内地                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③中国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冲击所作出的反应加快     ④中国早在1901年就出现汽车制造业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4.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渗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偈议。

              材料二: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建设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铁路的修筑权。1900-1905年间铁路总体发展为三千二百哩,除全长201公里的京张铁路为本国修建外,其余铁路均为外国持有部分股权下所修建。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铁路发展面临的困难。(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铁路发展的基本状况。(4分)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尽管困难重重,我国铁路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发展,分析发展的原因。(4分)

               

            • 5.

              下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 6.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39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8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8年

              A.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地域不平衡性
              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
              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
            • 7.

              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

              A.西方科技传人中国后,最早应用在上海
              B.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都是实用性技术
              C.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D.中国工业革命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8.

              (16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1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建成唐山至胥各庄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1895年后至清末的十几年间,中外官商陆续修建了多条铁路,出现了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到1911年全国已有铁路近万公里。

              一一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6分)

              材料二  甲午战后,兴修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成为清政府的国策要政。在财政入不敷出的困难局面

              下……借洋债成为卢汉铁路的主要用款来源。……尽管该合同在路权方面存在着不少弊端,但在当时的历

              史条件下,卢汉铁路的兴建利大于弊。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p181—184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借洋债”修建卢汉铁路“利”与“弊”(6分)。

              (3)过去史学界在对待近代中国铁路的修建方式上,一向批判官办,肯定商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分)

               

            • 9.

              我们在欢庆青藏铁路通车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步履之艰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人自建铁路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

              ②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兴建铁路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兴建权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④地主阶级洋务派拒绝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10.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A.电话
              B.电子邮件
              C.邮寄信件
              D.电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