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D.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 2. 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
              A.民众普遍认同西方民主政治
              B.经济变革向政治变革的转变
              C.走立宪道路成为历史的主流
              D.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大众共识
            • 3. 据统计: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A.中国民族危机的困境
              B.文学革命的直接影响
              C.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 4. 下面哪份刊物最可能首刊介绍如下内容:“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
              A.《国闻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湘江评论》
            • 5. 《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日后成为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据此分析,该报畅销的原因有(  )
              ①反映社会习俗  ②传递商业信息  ③倡导尊重传统  ④宣传中外时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 1905年《大公报》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各种景致、各种情形……种种事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电影……实在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记。……要说顶有意味,更是那讽劝讥诮的故事,叫人看了,能够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到人的善念。文中作者认为(  )
              A.电影兼具娱乐、开阔视野和教育国人的作用
              B.B、电影广泛地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
              C.电影作为新兴娱乐方式一开始就受到国人的欢迎
              D.电影已成为大城市中重要的娱乐形式
            • 7. 近代上海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下列有关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出现有轨电车                      ②新新公司开办广播电台
              ③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④创办轮船招商局。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 8. 如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年份                          纪事
              《申报》1918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中央日报》1932年多次发表“赤化祸害论”的社论
              《新民日报》民国27年,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
              《救亡情报》其发刊词说:“抗战救亡”是全国人民的呼声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民国时期的报纸报道都客观公允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9.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指出:“批评家指责,大众传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反对文化渗透的同时,一些国家改良欧洲和美国的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例如,电视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建设,因为大部分的电视工业史由国家控制的。”这主要表明(  )
              A.国家控制的电视传媒具有反文化渗透的目的
              B.大众传媒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C.文化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D.国家控制不利于电视工业的发展
            • 10. 1878年3月7日,上海《申报》馆启示:“如远近诸君子,有已成未刊之著作,拟将问世,本馆愿出价购稿,代为排印。”这主要反映了(  )
              A.维新运动时期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
              B.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C.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兴起的洋务运动等给报刊业带来的变化
              D.当时中国商人惟利是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