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正在天津博物馆举办的《家风耀中华》主题展览上,展出的400余件珍贵图片和文献,展现了古代先贤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革命先辈言传身教的崇高风范、历史名人恪守传承的人生境界和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做人操守,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风与国风】家风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之中,彰显着国风与国魂。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中庸》第二十章 (1)“仁”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首先提出的?根据材料一,分析它有利于形成怎样的家风文化?
                  材料二:【家风与党风】不管是在盒戈铁马的战争岁月,还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共产党人始终引领着中国人民前进的脚步。
              1921年远在苏联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的张太雷在家书中写道“没有国家民族的昌盛,就不可能有家庭和个人的幸福。”在张太雷牺牲后,他的女儿正是怀揣这封家书,一路追随父亲的脚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2)概括说明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脚步的?
              材料三:【家风与民风】家风文化反映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与城市文化发展一脉相传。
                   梁启超创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家庭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出一整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培养孩子树立国家思想,树立自尊、自由、自治、讲权利、讲义务等新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博大的父爱给予孩子们细致入微的关爱与指导,使膝下9位子女成为不同领域的专家,创造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有人曾问梁思礼先生:你从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得很肯定:“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这一句话,支撑了我一生的追求。”梁思礼还曾说过,梁启超对他的最大影响就是爱国主义思想和忧国忧民。抗战期间,梁思礼虽然生活在天津的外国租界里,但是国难当头的气氛,仍然给少年梁思礼很深的印象。他曾说:正是因为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使我牢固地树立了国家必须强盛的观念,这百余年来我们受到的欺负使我感到我们一定要变成一个强盛的国家。
                   梁思礼(如图): (1924.8.24-2016.4.14),梁启超的第五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194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 1947年获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 1949年获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50任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创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家庭教育的新模式”的时代背景。
              (4)结合张太雷女儿和梁思礼先生的成长经历,谈谈家风文化对于一个人人生道路选择的影响。
            • 2.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3. 下列文章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发表的是 (  )
              ①《新民主主义论》         ②《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③《论人民民主专政》     ④《论联合政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注:不会去享受);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1)据材料一归纳孔子、董仲舒思想的共同点。指出董仲舒重教化的目的。
                 材料二“欧洲现代经济”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社会。这个“资本”,在工业化过程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张。在这一扩张过程中,“恶”作为资本的本性得到了露骨的体现。资本的“恶”性是它全部能动性的基础。但恰恰正是资本的这个“恶”,使人类跨进了一个新时代:它把劳动力变成商品,把货币变成资本,把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变得比奴隶制和农奴制“先进”,使之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还有利于为未来更高级的新的社会形态创造要素。
              --裘元伦《欧洲工业化时期劳资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作者关于“资本”的观点。
                 材料三  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义利观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比如,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它更多地强调精神,以便于战胜在物质上强于我们的敌人;在国家或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以便于在国破家亡中救亡图存;等等。
              --郑永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义利观理论形态的历史演进》
              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邓小平文选》第2卷
              (3)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义利观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简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材料四  我们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中国同太平洋岛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
              --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你对义、利的认识。
            • 5. 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毛泽东提出了“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毛泽东发表这些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
              A.建立新中国后必须与社会主义苏联结盟
              B.首次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
              C.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提供理论准备
              D.打消民主人士中尚存的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现实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材料二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材料三 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的讲话中再一次强调了,我们党要坚持“两个务必”的思想。同时指出,我们党要“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
              请回答:
              (1)材料一选自毛泽东的哪篇文章?提出了哪些核心思想?
              (2)材料二选自毛泽东在哪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他的这篇讲话是在什么背景下作出的?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还指出了哪些重大问题?
              (3)毛泽东、胡锦涛都强调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反映了共产党人的什么精神?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指门下省副职)王珪曰:“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
              --吴兢(唐)《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材料二“国家承明制,矫明弊,……而天子亲揽万几,一切取裁于上,百执事拱手受成,上无权臣方镇之擅命,下无刺史守令之专制,……渐摩既久,以推诿为明哲,以因袭为老成,以奉行虚文故事为得体。”
              --《魏源集》
              “州县为奉法之吏,法欲其易避而难犯。今则科条繁多,惟薄书期会之为急,少有龃龉(抵触,意见不合),即千吏议,虽有愿治之心,不能自行其意,亦莫不苟且其心思,为自全之计。”
              --周镐《上制军条陈利弊书》
              材料三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我们的斗争目的是要从民权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我们的任务第一步是,争取工人阶级的大多数,发动农民群众和城市贫民,打倒地主阶级,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政权,完成民权主义革命,由这种斗争的发展,跟着就要执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这些伟大的革命任务的完成不是简单容易的,它全靠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央设置中书、门下省的目的。为此唐太宗对门下省官员提出了怎样的告诫?
              (2)根据材料二,清代中期政府官僚作风存在着什么问题?综合魏源和周镐的分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毛泽东倡导一种怎样的工作作风?这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有何体现?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1927~1931年间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 8. 20世纪末,歌曲《走进新时代》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中所歌颂的两位伟人思想理论的相同点有(  )
              ①其核心都是实事求是                            ②都是在对过去“左”倾错误思想的批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③都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在实践中都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9.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陕甘宁边区所实行的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三民主义,我们对于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都没有超过革命的三民主义的范围。就目前来说,革命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其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就是要为全国一切抗日的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只为一部分人谋利益,全国人民都要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材料二“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说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
              这个共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农村的富农经济,也是容许其存在的。这说是“平均地权”的方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对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解读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为实现民主我所提出的经济方针并对其进行评价。
            • 10. 关于中共七大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是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表大会
              B、会上应毛泽东的要求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C、大会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
              D、大会号召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放手发动人民群众,领导人民群众打败国民党反动势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