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86年,邓小平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成为世界人民知晓的名言。“白猫黑猫”论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
              C.团结一致
              D.戒骄戒躁
            • 2.

              (26 分)阅读下列材料:

              “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原本是 19 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物,有学者认为其本意是“自由主义精神的延续:改革社会秩序,以发展、扩张并确保主要的自由主义价值”。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欧美资本主义中心地区,社会主义逐渐演变成一种通过促进社会改革去争取中下层劳动者阶层民主权力和更好待遇的改良运动;在资本主义边缘地区,社会主义则在一系列国家中建立起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它们通常既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经历了挫折。在以上两种基本运动之外,在广阔的第三世界,20 世纪中期以后兴起了形形色色的“模仿的”社会主义。

              ——据(张光明等)《关于社会主义回顾与前瞻的对话》整理

              请回答:

              (1)列举 19 世纪上半期兴起的两大社会主义思潮,并分析当时社会主义思潮日益流行的原因。(8 分)

              (2)二战后,英国工党以其标榜为“社会主义”的竞选纲领(包括国有化,增加就业,推行社会保障等)赢得大选。你如何评价工党标榜的“社会主义”?(6 分)

              (3)从五四时期至 20 世纪 30 年代,“社会主义”思潮盛行中国。试从国内思想和国际环境两个方面分析成因。(8 分)

              (4)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含义是什么?从这一转变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4 分)

               

            • 3.

              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又经历过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是党的哪次会议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 5.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记载了邓小平在1979年11月的一次谈话,他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邓小平理论决定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B.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成熟
              C.1979年起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国取消了计划手段
            • 6.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从崇拜”、“计划经济体制”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中共十四大召开
              C.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中共十五大召开
            • 7.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我们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第一、二、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 8. 1959年建成的人民大会堂,是新中国成长的见证,它既是人民参政议政、处理内政外交事务的殿堂,又是一座历史丰碑。人民大会堂见证的历史有

              [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 9.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意义在于
              [     ]

              A、促进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
              C、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
              D、促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10.
              【题文】1997年2月k9日,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至今已整整十年。他见证了中国20世纪翻覆地的历史变革,并亲身参与和创造了中国从贫穷落后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阅读下列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二 社会主义稿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生产力。把这当作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闻,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四 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乌黑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道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邓小平抓住了什么根本问题,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隹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积极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  
              (3)材料三中所提及的“三个有利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有何意义?
              (4)“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的思想精髓,他主要承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精髓?请分析促使这两大理论产生的共同因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