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它是20世纪流行于中国的八个文艺作品,其产生和发展和中央文革小组的领导和推动有直接关系,并对当时的文艺创作风格有很大影响。”这一文艺形式
              A.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落实           
              B.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
              C.是当时中国民众的主要精神食粮       
              D.使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
            • 2. 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大城市中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激发了人民的创作热情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D.科技进步推动电影业发展
            • 3. “文革”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迫害;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过程           B.文艺的繁荣不会持久
              C .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的影响
            • 4. 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 5.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个剧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家的涌现
              C.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事业发展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双百”、“二为”方针就是集中的体现。它们出台的背景分别是:(    )
              ①1952年土改基本完成        ②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结束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             ④1966年文革开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7. “到1956年初……党内对知识分子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宗派主义,学术研究存在‘舆论一律’的严重制约,学习苏联经验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对此,毛泽东提出(  )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C.文艺工作者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
                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 8.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肃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肃承认错误。”这谈话(    )
              A.蕴涵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D.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 9. 1956年,为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的繁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另起炉灶”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10.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止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