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学者称:“一些国家或地区由政府赞助工业化发展,以使他们能够抵挡住来自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和军事的压力”。“由政府来赞助工业化”的案例包括(  )
              ①日本殖产兴业②埃及阿里改革
              ③凯末尔国家主义④印度甘地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穆罕默德•阿里曾指示埃及国内的技术工匠,“要记住从外国技师那里学来的东西,以便将来能取代他们……谁首先学成,政府将给他们高薪,提拔他们当工长”。这表明阿里(  )
              A.同西方列强保持着友好关系
              B.重视发挥外国技师的作用
              C.注重用外国技术来发展工业
              D.注重保护埃及工匠的切身利益
            • 3.
              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首先改革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没收马木路克和宗教长老阶层的土地B.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
              C.确立土地私有制度D.新兴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占据了大部分土地
            • 4.
              下列符合阿里土地制度改革内容的 ①取消了包税人的免税地②规定宗教地产永久享有免税权③将全部土地分配给其政权的统治基础④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 5.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据此,你认为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B.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D.欧洲列强的干涉
            • 6.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撕掉伪装面孔于1840年7月直接出兵干涉,结果穆罕默德·阿里被迫屈服……这就使得主要建立在军事供应基础之上的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埃及工业几乎全部破产……,由于现代化内在条件不成熟,它根本未能触及埃及传统深厚的社会基础,使得现代化看来成为一场更为纯粹的移花接木式的西方化运动……从农村里征调大量农民作工厂工人以及召集农民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和服兵役……采用政府垄断专卖制度进一步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工厂的那些管理人员大多数是领薪俸的政府官吏,对于所干的工作既无知又缺乏热情。除了外国专家外,只有极少数技术人员掌握了新的机器生产和修理技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进口机器是新奇而珍贵的,机器一旦损坏,就形同废铁。
              ——摘编自王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埃及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二卷第105页)
              (1)依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5分)
            • 7.
              休慈斯在某书中写道:“(他)是历史中绝无仅有的三重创立者,他创立了一个民族,一个帝国和一个宗教。”这里的“他”是指
              A.孔子B.乔达摩·悉达多C.耶酥D.穆罕默德
            • 8. 穆罕默德•阿里与凯末尔都试图通过学习西方使国家走向富强。其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
              ①进行民主化改革  
              ②开办新式学校   
              ③发展工业       
              ④推动社会生活世俗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9. 19世纪以后人类社会迅速向近代化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浪潮(指工业革命)冲击下,被迫作出的以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是以“西方化”为最大特征的一场埃及早期防御性现代化运动。……在以后像德国、日本这样十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中,都可以找到阿里早期现代化的影子。
              --王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早期埃及现代化》
              材料二  (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三  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于1887年写成《日本国志》后,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送一部。书中有如下描述:“日本迫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
              (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列举史实,概括说明材料一所说“日本的现代化运动中,可以找到阿里早期现代化的影子”。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魏源著《海国图志》与黄遵宪著《日本国志》的相同目的,分别简述清政府体现上述思想的变革。
            • 10.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材料二  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已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是怎样“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的”?
              (2)你是怎样看待材料二中对阿里的评价?说明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