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学者称:“一些国家或地区由政府赞助工业化发展,以使他们能够抵挡住来自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和军事的压力”。“由政府来赞助工业化”的案例包括(  )
              ①日本殖产兴业②埃及阿里改革
              ③凯末尔国家主义④印度甘地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穆罕默德•阿里曾指示埃及国内的技术工匠,“要记住从外国技师那里学来的东西,以便将来能取代他们……谁首先学成,政府将给他们高薪,提拔他们当工长”。这表明阿里(  )
              A.同西方列强保持着友好关系
              B.重视发挥外国技师的作用
              C.注重用外国技术来发展工业
              D.注重保护埃及工匠的切身利益
            • 3.

              阅读材料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

              材料二  英国撕掉伪装面孔于1840年7月直接出兵干涉,结果穆罕默德·阿里被迫屈服……这就使得主要建立在军事供应基础之上的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埃及工业几乎全部破产……由于现代化内在条件不成熟,它根本未能触及埃及传统深厚的社会基础,使得现代化看来成为一场更为纯粹的移花接木式的西方化运动……从农村征调大量农民作工厂工人以及召集农民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和服兵役……采用政府垄断专卖制度进一步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工厂的那些管理人员大多数是领薪俸的政府官吏,对于所干的工作既无知又缺乏热情。除了外国专家外,只有极少数技术人员掌握了新的机器生产和修理技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进口机器是新奇而珍贵的,机器一旦损坏,就形同废铁。

                                ——摘编自王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埃及早期现代化》

              材料三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二卷第105页)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什么样的改革思想?(2分)结合所学,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3)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4分)

               

               

            • 4.

              建设常成为富国强兵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颁布二十等爵制,不论出身,依军功受爵赏,“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斩“五甲首而隶五家”。而对于私斗,则严加禁止,“各以轻重被刑”。

              (法令)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就是说单凭血统高贵而没有军功的人,不得列入公族的簿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摘引自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

              ⑴  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这些规定的实行使秦国统治集团的内部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规定对当时社会制度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 

               

               

              材料三   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2)材料一反映北宋初年面临着什么问题?后来王安石在变法中又采取哪些对策?(3分)

               

              (3)材料三中“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和“训练阵法”分别是指什么?分析其对埃及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5分)

               

               

            • 5.

              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设立了高级国务会议和咨议会,但由其儿子担任议长,这表明(   )

              A.阿里真正认识到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优越性
              B.其目的在于推行民主制度
              C.阿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D.阿里对欧洲政治体制的认识是肤浅的
            • 6. 19世纪以后人类社会迅速向近代化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浪潮(指工业革命)冲击下,被迫作出的以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是以“西方化”为最大特征的一场埃及早期防御性现代化运动。……在以后像德国、日本这样十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中,都可以找到阿里早期现代化的影子。
              --王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早期埃及现代化》
              材料二  (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三  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于1887年写成《日本国志》后,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送一部。书中有如下描述:“日本迫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
              (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列举史实,概括说明材料一所说“日本的现代化运动中,可以找到阿里早期现代化的影子”。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魏源著《海国图志》与黄遵宪著《日本国志》的相同目的,分别简述清政府体现上述思想的变革。
            • 7.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C.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D.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