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1580年至1660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  )

              A.仍然缺乏理性精神
              B.科学精神高涨
              C.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
              D.人文精神增强
            • 2.

              (30分)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4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6分)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8分)

               

            • 3.

              《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天主教徒应该忠于信仰
              C.要求推翻神权统治
              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 4.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 5.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9分

              在古希腊和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统治了西方世界长达近千年,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压制,为此,一些杰出人士不顾教会的迫害,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了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指导思想或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

              (3)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2分)

              (4)在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影响下,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思想解放潮流?(2分)

               

            • 6.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
            • 7. 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妒”,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     ]


              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
            • 8. 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势力强大占据着支配地位,在经济上                  
              [     ]

              A. 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
              B. 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
              C. 规定了统一的《圣经》版本
              D. 推行重商主义
            • 9. 改革后仍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残余的事件是
              [     ]

              A.英国宗教改革  
              B.加尔文宗教改革  
              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D.法国宗教战争
            • 10.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突出进步之处在于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
              C.消除马木路克的威胁      
              D.从根本上改革了政治体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