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0分)
              材料一  1861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的所需要的……”
              材料二  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他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已经消逝的无影无踪……”
              材料三  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到:“农奴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    
              ——上述材料均出自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对“二一九法令”的不同观点。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种措施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4分)
            • 2.
              (15分)1861年改革保留大量的农奴制残余,农村中村社对农民的控制依然严密。1905年革命后,俄国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日益强烈,农民暴动不断。为此,俄国首相斯托雷平(1906 -1911年在任)制定了新的土地政策。
              1906年11月22日,俄国颁布法令,准许农民退出村社。每个农民可以取得村社的份地作为私产,并允许出卖。村社拨给退社农民的土地必须在一个地段内,使之可以成为独立田庄或独家农场。政府通过农民银行贷款给富裕农民,作为其购买土地和建立农场之用。但条件是不准许没收贵族庄园……
              1906-1915年,有200余万户农民退出村社。其中大多数退社贫苦农民由于缺乏农具和资金,不得不把土地以低价出卖给富农。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斯托雷平土地改革前夕俄国社会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中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内容,此次改革是什么性质?主要保护了哪些阶层的既得利益?简要阐述斯托雷平改革的影响。(9分)
            • 3.
              “……因为赎买了士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A.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B.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C.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 4.

              下列改革中,涉及到教育改革的有

              ①梭伦改革

              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王安石变法

              ④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5. “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脚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19世纪中期俄国的黑暗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     ]

              A.沙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B.农奴地位卑微、生活悲惨
              C.任何人都没有生活保障
              D.实行对外战争
            • 6.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上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共包括一系列文件,……它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畜和器物任意买卖和交换。但地主对农民的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 二、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三、关于赎取份地手续。……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金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四、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为了管理改革以后的农民,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材料二 1959年9月2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一律没收,分配给农奴和奴隶;对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由国家出钱赎买后,分配给农奴和奴隶。  
              ——粱俊艳、张云《中国西藏与欧美主要国家废除农奴制(奴隶制)比较》

              材料三 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昔日的农奴和奴隶破天荒第一次获得当家做主的权利。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出席大会的301名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80%以上,藏族代表中绝大多数是翻身农奴和奴隶。 
              ——《热地:我亲身经历了西藏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比较俄国和中国西藏在废除农奴制之后,农奴政治经济地位变化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于材料和上述回答判断这两次改革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主要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   
              [     ]

              A.农奴的悲惨生活
              B.工业发展的落后
              C.农奴制度的落后
              D.内河航运仍以人力为主
            • 9. 观察下列两幅有关19世纪俄国农奴境况的图片,这表明
              ①农奴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
              ②农奴的生活水平较低
              ③农奴主对农奴进行严格的限制
              ④俄国的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落后

              图1  地主毒打农奴

              图2  贫困的俄国农奴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
              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
              买卖人口,
              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
              我们穷人的头上,
              挥舞着鞭子?
              (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