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公元前594年,雅典所有各派别一致同意任命梭伦为首席执政官,执掌政权,施行改革。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改革后,雅典的现状是(  )
              ①取消债务奴隶制                
              ②公民按照财产分为四个等级
              ③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④部分公民无法获得“观剧津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2.

              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乡村自给自足状态被打破
              B.城乡之间交流日益频繁
              C.城乡之间道路四通八达
              D.城市政治中心功能显著
            • 3.

              (13分)盛泽镇丝织发达,经济繁荣,其兴衰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州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乡镇,地名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鲮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

              ——摘选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八

              材料二  什么电报啊,电灯啊,电话啊,样样完备。银楼钱庄有多少,绸缎洋货铺有多少,市肆繁盛,人烟稠密,物质文明,也是蒸蒸日上

              ——选自1924年3月15日《盛泾》第四版

              盛泽纺绸,昔蜚声于世……近以人造丝织品之竞争,及南洋各地关税壁垒之高筑,遂至一落千丈……

              ——选自1935年版《江苏省鉴》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90年代.盛泽镇先后创办了60多家外商独资、合资合作企业,出口创汇戌倍增长,到21世纪初,盛泽纺织业已初步形成一条从缫丝、化纤纺丝、织造、印染、织物深加工到服装制成品的产业链,及集研发、生产、市场、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配套体系。

              ——选编自百度网

              (1)据材料一,概括盛泽镇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时代特色。(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当今盛泽镇经济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发展的有利经济因素。(6分)

               

            • 4. 江南经济史是当前我国经济史研究的一大热点。以下对古代江南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已与北方趋向平衡
              B.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较北方水平低
              C.隋唐时期全国经济重心最终移到南方
              D.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蓬勃发展
            • 5. 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由此可推理“宁波帮”经久不衰的原因可能是(  )
              A.引进西方工商理念
              B.诚信经营
              C.与外商进行勾结
              D.依靠封建权贵
            • 6. 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朝的商业(  )
              ①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
              ②有明显的地域性专业生产分工
              ③黄淮流域的商业比长江流域繁荣
              ④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 以下列晚清时期商业状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传统的商业体系受到极大冲击
              B.商业基本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
              C.珠江三角洲是全国商业中心
              D.洋务派企业垄断全国商品生产
            • 8.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南北人口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中国古代商业城市分布图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据表格分析我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总趋势是什么?(1分)其主要原因有哪些?(1分)
              (2)民族迁徙对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何积极影响?(3分)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分析民族大迁徙对我国古代南方经济产生哪几方面的影响?(3分)
            • 9.
              【题文】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用写实主义手法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8分)

              (1)依据图中所绘,请你描述北宋交通的情况。(4分)
              (2)结合所学的知识,叙述北宋东京的城市功能。(2分)
              (3)北宋汴京繁荣的原因有哪些?(2分)
            • 10.
              【题文】当今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方兴未艾,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从一个角度反映着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概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西汉长安城平面图及北宋东京城布局图及城市景观

              材料二:《宋史河渠志》记载:“唯汴水横亘(东京城)……,首承大河(今黄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1)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西汉长安与北宋东京在城市功能上的共同特征。(2分)
              (2)对照西汉长安城平面图,说明北宋东京城的重大变化。(3分)
              (3)产生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