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中学考试有这样一道文字题:试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共同纲领》.在阅卷中假如你是历史老师,应该给满分的答案是(  )
              A.制定机构不同,分别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和全国人大制定
              B.性质不同,分别为资本主义性质宪法和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从时间上看,都颁布于新政权建立之后
              D.从影响上看,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 2. 2012年3月11日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纪念日,南京各界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纪念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这一里程碑。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它仿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
              C.它建立了总统制民主共和政治体制
              D.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
            • 3.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政体采用美国式的总统制,但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却将总统制改为法国式的内阁制。这一修改(  )
              A.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避免了政权的频繁更替和政局动荡
              C.体现了孙中山政治理念的改变
              D.反映了革命派有“因人设法”的嫌疑
            • 4. 治国方略是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原则和全盘的方针与策略。
                  材料一  伯利克里作为雅典城邦的领导人,在公元前461-前429年长达32年的时间内,担任雅典城邦的执政官,使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他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将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概括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的真正才能。”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说道:“名位便应该轮番,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
              (1)结合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史实,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运作示意图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皇帝与议会、皇帝与首相之间的权力运作关系,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德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三、(皇帝有)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议院不得干预。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四、皇帝总揽司法权。
              五、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二条   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九条   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3)依据材料,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钦定宪法大纲》的不同。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1年11月15日,宣布独立的各省都督府代表召开联合会议(代理参议院),12月3日通过并公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作为临时宪法。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仿照美国的政府制度,规定中央行政机关实行总统制,不采用内阁制。总统虽参议院选举产生,执行若干职权须经参议院同意,但实际上不对参议院负责,而且对参议院的议决案有交令复议权。还规定临时政府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行政各部、参议院和临时中央审判所组成。参议院是立法机关,它以各省都督府所派之参议员组成。临时中央审判所是司法机关。
              --摘自臧巨凯《民国宪政的轨迹》
              (1)据材料概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体现的政治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颁布的历史意义。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临时约法》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6.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
              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唐朝到明朝中枢权力演变的基本特点。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自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综合上述问题,你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有何认识?
            • 7. 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为此,资产阶级革命派(  )
              A.成立同盟会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发动护法运动
              D.发起新文化运动
            • 8. 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 9.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
              A.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制度
              B.它具有明显的民主性
              C.它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它废除了封建制度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1年大陆会议批准施行的《邦联条例》规定,由当时13个独立州组成邦联制国家。邦联政府的权限很小,不能有效地行使国家职权。鉴此,邦联国会于1787年 2月邀请各州代表到费城修改《邦联条例》.5月召开会议,出席的有12个州(罗得岛州除外)的55名代表,华盛顿任主席。由于主张废除《邦联条例》、重新制定新宪法的代表占优势,这次会议即成了全国制宪会议。出席会议的大都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代表,由于利益不同,南方和北方、大州与小州之间又存在着矛盾。经过长时间的秘密讨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至1787年9月17日才通过新的宪法草案,交由各州批准。全国围绕新宪法的批准问题展开广泛的激烈讨论。1789年3月4日召开的美国第1届联邦国会宣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正式生效。1789年9月25日国会通过10条修正案,交由各州批准。从1791年12月15日这些修正案得到批准起,开始生效。这10条修正案通称《人权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
              --摘编自大卫•埃默里•施《美国史》等
                  材料二  1911年12月,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简称各省代表会)通过和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大纲内容多不完备,局限于对国家机关的规定。1912年1月25日,在各省代表会上,景耀月等5人提出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草案》,其主要内容除继续援用《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关于资产阶级国家制度、政府机关采取三权分立原则、实行总统制的规定外,同时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1月28日,参议院成立,制定审议《临时约法》的参议员人数为49人,其中同盟会员38人,有留学日本和欧美经历的为40人。2月7日,参议院开始审议《临时约法》草案。随着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的制定刻不容缓。3月8日仓促完成审议,决定将原案内的总统制,增改为责任内阁制。3月11日,即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孙中山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自袁世凯就任总统后,中央权力的运行严重违背临时约法精神,至1914年被袁氏《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临时约法》的存续期仅两年。此后,孙中山先生虽发动了维护约法的护法运动,也告失败。
              --摘编自《中国档案报》总第2204期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和过程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背景和过程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宪法的不同结果和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