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右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

              注:①联合起来打到一切军阀及帝国主义
              ②农、工、兵、商、学大联合
              ③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印行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 2. 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转向了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C.国民革命运动     
              D.抗日战争
            • 3. 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 4. 2011年的暑假,小辉同学参加了“红色之旅”,旅行团一行从江西瑞金出发,途经贵州遵义等地,最终到达陕北。与这一路线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百团大战                       
              B.渡江战役       
              C.红军长征                       
              D.淮海战役
            • 5. 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是指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北伐胜利进军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双十协定”的签订
            • 6.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7. 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共人数快速增加的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 8. 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 9.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辛亥革命        C.南昌起义     D.北伐战争
            • 10. 国民革命与近代前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
              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②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  ③群众基础的扩大  ④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