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梁启超曾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里“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A.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革新图强运动
              B.以义和团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反洋教运动风起云涌
              C.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艰难起步
              D.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救亡图存斗争
            • 2.
              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这种观点主张(   )
              A.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B.议院功能在于限制君权
              C.议院是朝廷咨议机构D.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
            • 3.
              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即答复当时讲学于广雅书院的独尊宋学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岁月,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康有为做此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A.阐明东西伦理的共通性B.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C.强调儒家道德的重要性D.说明启蒙思想的普世性
            • 4.
              甲乙两人交换对时局的意见。甲说:“四夷交迫,……覆亡无日。”乙认为:“非变法不可。”甲表示:“以现在的力量,行可变之事,虽不能完全变法,如果掌握重点,亦足以救中国。但是大臣守旧,不通外国。若要依赖他们变法,就好象缘木求鱼。”甲乙两人应该是下列(   )
              A.商鞅与秦孝公B.林则徐与道光帝C.康有为与光绪帝D.孙中山与宣统帝
            • 5. 下图选自资中筠《开放中的变迁》,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

              A、1898年是清代民间社团创立最多的年份
              B、甲午战败后几年内民间社团数量增长较快
              C、晚晴的民间社团以推翻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
              D、辛亥革命时期民间社团合并为政党故数量减少
            • 6. 康有为认为,在“公车上书”四项主张中,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这就是 
              [     ]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 7. 康有为称颂孔子是“万世教主”,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教义最完善、制度最完备,门徒最众多”,“民权、议院、选举、民主、平等均为孔子所创。”此材料反映出康有为思想有何特点
              [     ]

              A.复兴儒学,促进文明进步          
              B.完全否定西方民主科学思想
              C.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相结合  
              D.批判传统儒学,肯定民主科学
            • 8.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

              A.民族觉醒程序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 9. 1888——1895年,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活动主要有
              ①发表《仁学》,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观点
              ②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阐述变法理论
              ③在广州讲学,宣传变法理论
              ④提出人类社会进化的三阶段理论
              ⑤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变法主张
              [     ]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 10. “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故其致强也有由。”以此为政治理想的运动是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实业救国
              D.辛亥革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