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提出“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其真实目的是(  )

              A.维护公海航行自由
              B.限制德国潜艇的发展
              C.打破英国海上优势
              D.维护美国海上霸权
            • 2.

              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B.中国是国联的参加国
              C.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D.英日同盟的宣告失效
            • 3.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能对英、法抱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 他“理直气壮”的理由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山东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C.美国在和会上的支持
              D.中国对一战作出的贡献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 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

              材料四 (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的主张有什么主要分歧?说明法国的目的和表面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 5.

              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提出“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其真实目的是(  )                                                                     

              A.维护公海航行自由
              B.限制德国潜艇的发展
              C.打破英国海上优势
              D.维护美国海上霸权
            • 6.

              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  )

              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 7.

              材料:“一战”后,日本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日俄战争后已存在的大国意识开始随之急剧膨胀,日本人对亚洲的优越感度指导者意识更是越发浓厚。当时鉴于欧洲战场的惨状,预感西方文明即将走向没落的人比比皆是,认为东洋文明绝不劣于西洋文明。“一战”使“落后”地区各民族获得民族独立的良机,日本对殖民地的支配以及对中国大陆的膨胀也开始在理论上陷入困境。在一战的影响乏下,趁着世界秩序的混乱,日本社会中以自我为中心试图构筑新地域秩序的构想开始大为盛行。

                 小寺谦吉是此时期颇具代表性的亚洲主义者,他主张中日“应相互提携、相互扶助,为亚洲乃至全体有色人种,理应与白人展开对抗”。日本向中国提供智识,中国向日本提供物资。日对中施加军事援护,中国应在日本“指导”下实施改造,教育和文字语言上要采用“日本假名文字”等。小寺的大亚洲主义虽然在表面上主张中日两国的相互团结依存,但实际上却否认中国的地位,宣扬日本以“调和文明”来改造中国。

                                                                                                                            ——摘编自刘峰《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亚洲主义的理论与行动》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后日本亚洲主义盛行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寺谦吉亚洲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 8. 在一战后的国际会议上,各国之间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是(     )
              A.《凡尔赛和约》
              B.《五国条约》
              C.《四国条约》
              D.《九国公约》
            • 9. 学者茨威格在《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一文中指出:“在凡尔赛达成的和平曾被威尔逊梦想为是整体的和平与持久的和平,其实不然,它是不完全的和平。”以下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列强继续争夺世界霸权
              B.各国矛盾没有根本上解决
              C.国际联盟维护和平作用有限
              D.美国国会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 10. 以下国际条约或文献,未直接涉及领土问题的是
              A.《凡尔赛和约》(1919)
              B.《慕尼黑协定》(1938)
              C.《开罗宣言》(1943)
              D.《大西洋宪章》(1941)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