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                                                      
              ——霍布斯鲍姆
              材料二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一一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材料三  除本盟的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四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护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他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伯恩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1)分析材料一中“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表现和原因。(5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结束后“20世纪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5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意图。(5分)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国联在制止侵略战争方面未能真正发挥作用?(3分)
            • 2.
              巴黎和会上,英美主张把原德国在山东权利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又表示支持中国让日本归还山东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英日同盟宣告结束B.中、英、美、日都是国联成员国
              C.日本的势力扩张威胁到美英利益D.慑于中国五四运动的威力
            • 3.
              下列事件中,使华盛顿体系开始受到巨大冲击的是
              A.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B.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C.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D.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 4.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5月27日,威尔逊在华盛顿的一次演说中就宣称:“世界有摆脱构成侵略的起源和不尊重各民族与国家权利的一切扰乱和平因素的权利”。
              ——戴维·安德森《伍德罗·威尔逊》
              (1)根据材料一,试举两例20世纪四五十年代影响世界的重大战事证明此观点。(4分)
              材料二  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赔款、波兰走廊(穿过普鲁士的狭隘的出海口,据条约划归波兰)、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墨索里尼认为,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上去,我就不得不在一周中从埃塞俄比亚撤退。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和意大利侵略采取行动的共同原因。(4分)
              材料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基里·艾里依认为:“……两极体制究竟导致了全球的动荡和不安,抑或发展起一种稳定的机制。毕竟世界出现了某种稳定状态——至少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由于两大对立阵营间可能爆发战争的唯一形式是核战争,而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在一场核战争中毁灭自身及其盟国,因此‘恐怖的平衡’就变成‘长期的和平’”。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极格局下美苏双方为“长期的和平”所作出的积极努力。(4分)
            • 5.
              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
              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
              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
              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 6.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
              ②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③会议暂时协调矛盾,又埋下了隐患
              ④两会均损害了中国主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
            • 7.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
              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
              最终目的是(  )
              A.争当海上霸主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D.攫取世界霸权
            • 8.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势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
              材料二 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1922年2月4日,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款》及《附件》。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同时,中国政府亦声明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商埠,外国人在德国旧租借区既得权无论在德国租借时或日本军事占领时经合法、公道取得者,应尊重之。”
              ——摘自《国际关系史》请同答:
              ①依据材料一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2分)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6分)
              ②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4分)
              ③对材料三中山东问题的方案,你如何看待?(4分)
              ④通过山东问题的产生及解决过程,你得出哪些认识?(4分)
            • 9.
              《九国公约》的下列规定中最能反映出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的是
              A.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谋取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力
              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D.使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 10.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认定而德国也承认,由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侵略而把战争强加于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及其国民的身上造成的全部损失与破坏的责任。
              ——《凡尔赛和约》
              (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引起的?(2分)这一观点是否正确?(1分)结合这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谈谈你的看法。(5分)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
              (2)材料二列宁所作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7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