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和平与发展
              20世纪中,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日益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请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叙述人类在经历了一战、二战、冷战后,建立世界性组织或机制,以求和平解决政治、经济争端的大事件及影响。
            • 2. 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 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 3.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  )
              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
              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
            • 4. 【题文】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其原因是     (   )
              A.在联合国中,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毫无发言权
              B.一些大国为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国际公约
              C.联合国成立以来,美国完全操纵了安理会
              D.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国家严重对立
            • 5. 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在国联基础上对联合国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使联合国具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使联合国具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是由于
              A.会员国采取了“全体一致”的原则
              B.实行民族自决原则
              C.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D.实行集体防御原则
            • 6. 1945年10月联合国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中国作为创始会员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的“中国”是指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中华民国
              C.满洲国
              D.中华共和国
            • 7. 【题文】以下是有关联合国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A.安全理事会任何一个理事国均拥有否决权
              B.联合国的决议必需经全体会员国一致通过
              C.联合国大会有权采取行动以维持国际和平
              D.联合国的成员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 8.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布拉格同时进行。这次大会共有代表2287名,代表72个国家、12个国际组织。会议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1950年3月的“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的禁止核武器,有5亿人在宣言上签字。
              ①1949年召开世界和平大会的背景
              ②为什么保卫和平大会在两个地区分别召开?
            • 9. 【题文】下图人物于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作了著名的演讲——《I have a dream》。该人物是    (    )
              A.马丁·路德·金
              B.麦卡锡
              C.杜鲁门
              D.马歇尔
            • 10. 【题文】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动荡并存。下列各项中严重干扰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    )
              ①霸权主义横行 ②南北差距加大 ③地区冲突不断 ④恐怖主义抬头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