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当今巴以双方虽都愿走向和解,但仍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首先是
              A.难民回归问题B.耶路撒冷归属问题
              C.犹太人定居点问题D.水资源分配问题
            • 2.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记载:除科威特人以外,其他穆斯林对这场战争并无热情。……莫尼斯曾问道:“对阿拉伯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场战争的结局更坏的吗?用全部技术武装起来的整个西方向我们扔炸弹。这是极端的恐怖。”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巴勒斯坦战争B.六日战争C.海湾战争D.科索沃战争
            •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控制下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绕“三八线”展开的美苏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军事的对峙。“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
              ——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材料二: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主要有三种看法:有人认为胜利属于中朝一方;也有人认为双方在战场上打了个平局;还有人认为美韩一方取得了胜利。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当时世界格局角度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3分)
              (2)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你同意哪一说法,理由是什么?(12分)
            • 4.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我军装备虽远不如敌,但与朝鲜人民军一起作战,英勇善战,吃苦耐劳,经验丰富。朝鲜虽为狭长半岛,海空进攻,但因是山地、树移,稻田多,矿洞也多,吓难发挥其现代装备之作用。……虽然敌人兵力不足,不高,攻击力不强,但因具有优势的装备和强大的火力,防御还是强的。同时朝鲜为狭长半岛。蛤我军的广泛机动而敌凭借其海空优势造成很大威胁,使我处于战略内线。在这种情况下,迅速结束朝鲜战争是不可能的。”
              ——邓华(志愿军)
              “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我感到一种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史阿瑟和李奇微两们将军一定有同感。”1953年7月27日,代表团与“联合国军”代表团在朝鲜中部校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美国陆军上将马克·克拉克后来回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朝鲜热战对主要参战国家的主要影响。(6分)
            • 5.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2013年2月12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实现半岛无核化、防止核扩散、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是中方的坚定立场。我们强烈敦促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不再采取可能恶化局势的行动。维护半岛及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在六方会谈框架下解决半岛无核化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朝鲜第三次实施核试验发表声明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政府对朝鲜问题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是什么?(8分)
            • 6.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给中东地区的人民再次带来战乱和苦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产生一些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
              A.阿拉伯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实行合作
              B.联合国开始在该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C.双方对解决矛盾和争端的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D.美苏取代英法在该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 7.
              从1953年到1963年的11年中,美国向南朝鲜提供的经济援助总额达26.89亿美元,占同期美国全部外援的十分之一强。美国对南朝鲜经济援助的真实意图是(   )
              A.遏制中国 B.加强南朝鲜经济
              C.与苏联对抗 D.统一朝鲜半岛
            • 8.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历史上两伊宿怨很深。两国共同边界1280公里,南段以阿拉伯河为界,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的重要石油基地和油港都集中于此。阿拉伯河是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也是伊朗油船的通道。长期以来,两国一直在争夺这一水道。在阿拉伯河伊朗一侧的胡齐斯坦省居住为200多万阿拉伯人,他们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受到伊拉克的支持。而在伊拉克一侧与伊朗交界的各省聚居着什叶派穆斯林,他们又受到伊朗的支持。在北部地区,两伊境内都有库尔德人,他们的反政府活动又分别受到对方政府的支持,这也加剧了两伊的对立。
              材料二:在双方“袭船战”中,航行于海湾的各国油轮共546艘被击中,420名船员丧生。战争使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观上削弱了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势头,推迟了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地地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在这场竞赛中略占上风,以至很快忘却战争教训,停火两年后贸然武装入侵科威特,酿成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
              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占35%,美国占21%,意大利占32%,英国占14%,德国占15%。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6分)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给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带来的消极影响。(9分)
            • 9.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根据大战中使用坦克的经验,提出并论证了坦克制胜的理论。他认为战争自古就是武器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武器的改进仅限于增强火力,而没有提高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从而导致交战双方凭借工事对垒都无法突破对方防御阵地。当时各国的工业生产虽然早已用机械动力代替了人力,但军队在战场上的运动却仍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而坦克既有阵地防御所需要的防护力,又有阵地进攻所需要的突击力和机动力,因而在未来战争中将成为主要兵器。
              材料二  美国首先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在大规模的空中打击中,美军飞机投掷了大量高精确度“灵巧炸弹”。双方地面部队尚未接触,伊军前线部队已被摧毁50%以上。依托高技术优势,在多国部队使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瘫痪后,地面部队发动进攻,仅100小时后,多国部队就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拉克军队歼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富勒的军事思想,并指出这一军事思想形成的决定性因素。(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并指出这些特点形成的决定性因素。(8分)
            • 10.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那场战争貌似一场末日之灾:开战之初以色列的存亡危在旦夕;随后美苏发生核对抗的风险骤增;阿拉伯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由于和以色列关系太紧密,美国被很多欧洲和阿拉伯盟国孤立。
              不过,如果放在历史的长镜头下看,1973年战争却是意义重大——为和平打开了大门。安瓦尔·萨达特大胆的渡河一击替在前几次中东战争中屡遭羞辱的阿拉伯人挽回了一些尊严,以色列人也学会了一点:阿拉伯对手不会再像1967年战争那样,一开打就往后适窜,因此有必要争取和平。
              ——《华盛顿邮报》《1973年中东战争的启示》
              材料二 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核技术已成为未来高效发电方法的首选,比石油或煤炭更加高效(而且更有利于环保)。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欧共体已经开始了大型核能开发项目……
              ——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3年战争”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人类应用核能的历史,谈谈你对合理使用核能的认识。(9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