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美国对德国的统一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支持德国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强调德国统一必须在联邦德国继续同北约和欧共体保持联合的情况下实现,“不应以中立换取统一”。英国对德国的统一开始持消极的态度……法国对德国统一的心情是矛盾和疑虑的,在开始时也是持不积极支持的态度。

              材料二    两德合并大大增加了新德国综合实力。在德国统一之前,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是西欧、东欧集团(前苏联除外)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两德统一之初,新德国在经济上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所无法相比的,成为欧洲经济上的“超级大国”。两德统一,又为德国的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遇,扩大了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在德国的主动努力下,l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12个成员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政治联盟和经济货币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吴友法、邢来顺《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与英法对德国统一问题持不同态度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德国再次统一的影响。(9分)

               

            • 2.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规定,国民政府正式收复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管辖。1946年国民政府接收西南沙群岛并派海军赴南海诸岛立碑、测绘地图、厘定岛屿滩礁名称,12月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南海中属于中国领土的四个群岛及其附属岛、礁名称。1947年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讨论并批准了“加紧建设西南沙群岛力保主权而固国防”的提案,并进行实质性的筹划。

              ——摘编自黄俊凌《20世纪50年代台湾当局维护南沙群岛主权的斗争》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提出“共同开发”的构想,是中国政府解决南海问题新思路的雏形。1988年《关于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备忘录》称:“中国主张将南沙群岛问题暂时搁置一下,将来商量解决”。90年代,中国领导人在访问南海周边国家时,多次阐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1992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此后又批准了《公约》,宣布了中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发布了领海基点。1998年中国颁布《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国有了覆盖所有管辖海域的基本法律。1987—1996年,先后对南海海域进行油气物探调查。200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准进行南海海域勘探。

              ——摘编自郭渊《20世纪90年代南海地缘形势与中国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初期中国国民政府在南海海域采取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针对南海问题的新举措及其国际意义。(9分)

               

            • 3.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铸剑为犁                           和平鸽  

              材料二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0年2月23日报道,尽管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l世纪,但国家民族之间的战争冲突却从未完全停止过,从非洲的血腥内战到东南亚的纷乱冲突,全世界目前依然有32处战区,无辜平民通常成为这些战争冲突的最大受害者。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一主题受到哪些危险因素的挑战?(6分)

              (2)针对危险因素的挑战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4分)

               

            • 4.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西方地缘政治学首先诞生在德国。179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他的《论永久和平》一书中提出一种世界政府的设想。康德认为,欧洲的联合将是世界联合的第一步。地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拉采尔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地理学的创建人。他强调“地理法则”,规定了空间和位置对国家的影响,认为国家是一个空间性的有机体。人及国家的活动、特性、命运都是位置、大小、高度、边界和空间的产物。并认为,人需要有大的空间以及有效地利用大空间的能力,这将是20世纪国际政治宣言。

              ——摘编自叶自成:《地缘战略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东海问题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东海海床发现大量的油气资源,该海域的能源开发逐渐成为有关方面关注的焦点。……中日东海之争不仅意味着能源的争夺,背后隐藏着日本……。日本幻想能通过东海划界,一并将钓鱼岛占为己有,这显然比区区几个油田的利益大得多。

              ——摘编自郑苒《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日东海之争》

              (1)依据材料一,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分析近代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的共同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日本挑起东海之争的意图。(6分)针对日本的挑衅,你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坚持哪些原则?(3分)

               

            • 5.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十年后(1982年),当年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回忆道:“如不解决中日关系,就不可能有日本的稳定。第三,日本的安全保障……“对日本来说,不仅依靠日美安保条约,还要与中国结成友好关系。如中日美三国形成等边三角形关系的话,远东的和平就能实现。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比在亚洲建立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更能成为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日】毛里和子《中日关系:从战后走向新时代》

              材料二 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

              ——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中邦交正常化的重大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终战决议》。(9分)

               

            • 6.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后初年,许多德国人认为自己只是“受害者”。……(1963年)在奥斯维辛审判前后长达20个月的时间内,媒体对审判过程做详尽深入的报道和评论。德国知识精英也抓住机会在媒体上发声,引发了60年代中期对纳粹历史认识的大辩论。……1970年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纪念碑前做出了举世闻名的谢罪之举……各个领域对纳粹制度的产生及其根源不断地进行再认识与自我解剖,自觉地将反思历史作为政治及道德义务,并将其制度化、法制化。

              ——摘选自凤凰网兰台《“悔过”是如何炼成的:德国战争罪行反省之路》

              (1)依据材料概括战后德国对二战的态度变化及原因。(6分)

              (2)指出有利于世界和平事业继续发展的正确历史观。(4分)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

              美妙的杰作”。

              ——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二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

              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美国总统威尔逊

              材料三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

              该的。”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请回答

              (1)结合宪法体现的原则说明1787年宪法是“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4分)

              (2)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为什么说“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8分)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马丁.路德.金的话?(2分)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

              材料二   没有希望或牺牲,也没有宗教。想象全人类,都生活在和平之中。想象世上没有占有,我想你不可能做不到。不再贪婪,没有饥饿,四海皆兄弟。想象全人类共同分享这世界。你可以说我是个梦想家,但我不是唯一的一个。但愿有一天,你能加入我们,世界就能合而为一。                         ——《想象》约翰·列侬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何时成立的机构提出来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除了“我”,你还能举出哪几个著名的“梦想家”

              (3)20世纪以来,人们强烈渴望和平是基于哪些教训?

               

            • 9.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以来的局部战争,复杂多样。有的被称为“冷战”下的“热战”,有的被称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有的被称为现代高科技战争。

              材料二  (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虽然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战争时起时伏。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生过120多次较大的战争,死亡人数约1200万。

              材料三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

              干涉主义”,妄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立推行单边主义,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

              材料四  和世界大战相比,局部战争似乎对人类的威胁较小,但有统计表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共发生大小28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平均每年6次以上,造成的总损失远远超过了第二

              次世界大战!仅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3年报告,自1990年以来,就有200万儿童死于战争,600万儿童受伤或伤残!

              (1)试各举一例类型的战争。(3分)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有哪些?(6分)

              (3)结合当今世界的主题,就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6分)

               

            • 10.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9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次年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有五亿多人在宣言上签字。1955年《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指出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这一宣言立刻得到了各国著名科学家的支持和拥护。

              材料二  2000年,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世界反战运动的主题,并指出其主要特点。(8分)

              (2)材料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简要指出这一时代主题形成的原因。(7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