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甲是英国、乙是中国、丙是法国
              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美国
              C.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 2.

              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柏林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这反映了

              A.两个德国出现
              B.美苏“冷战结束”
              C.两极格局形成
              D.两德统一在望
            • 3.

              (24分)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活动主题:走进美俄天地

              步骤一    解读材料,走进历史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他们曾经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1)“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是在什么时候?(4分)

              (2)“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4分)

              (3)“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最终的结局是什么?(4分)

              步骤二    画面回放,再现历史

              (4)图1、图2再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组织建立的场景,这两大组织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5)从图3到图4中你能获取美苏争霸的什么信息?并再举出两例。(4分)

              步骤三  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6)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4分)

               

            • 4.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 5.

              美国前副总统切尼批评俄罗斯现状的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 6.

              据朝中社19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2011年12月17日8时30分现场指导途中因积劳成疾在列车上不幸逝世,韩国欲借此事改善朝韩关系。朝韩矛盾由来已久,它的根源是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导致当时朝鲜半岛分裂的罪魁祸首是

              A.日本侵略
              B.美苏冷战
              C.朝鲜内部矛盾
              D.朝鲜内战
            • 7.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对于柏林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柏林人民的安全
              B.柏林墙出现反映了世界的两极格局
              C.柏林墙的修建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
              D.柏林墙的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防止外国间谍人员潜入
            • 8.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材料三: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结合上述材料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说明它们相同的历史要素。(4分)

              (2)结合材料说明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二、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及这种不同反映出的当时国际关系突出特点。(6分)

              (3)假如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收集角度看,说明存在的不足之处。 (4分)

               

            • 9.

              问答题:(14分)

              19世纪50年代形成了什么样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试述这一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特点。

               

            • 10.

              “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在西欧(     )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施军事援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