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  1918年3月15日,根据列宁的建议,全俄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批准了《布列斯特和约》.3月17日,《布列斯特和约》也经德国批准并开始生效。《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丧失了100万平方公里、相当德法两国领土总和的土地,将近5000万人口,损失了煤占全国90%、铁矿占73%、工业设备占全俄的1/3、铁路的33%,还有大量赔款。
              1922年 4月16日,德国、苏俄在热那亚近郊拉巴洛签订了《拉巴洛条约》,该协定共六条,主要内容是:(一)相互放弃要求赔偿战争费用、战争损失及战俘费用的权利。(二)德国放弃因俄国实行国有化对德国国家财产和私有财产造成损失的赔偿要求,但以俄国也不给予第三国同类赔偿为条件。(三)两国立即恢复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四)两国根据平等互利和最惠国原则建立贸易和经济关系。缔约后,1922年德国对苏出口增加1倍多,从苏进口增加了13倍。列宁认为它体现了“两种所有制的真正平等”。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德国先后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和《拉巴洛条约》的不同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拉巴洛条约》的突出特征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2. 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英国德国法国
              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
              191396 910 94410028 302 4031005 299 517100
              1914105 207 580108.516 696 94558.94 951 47193.4
              191751 989 18553.6----2 309 16043.6
              191849 890 29351.5----1 568 853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
            •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一战的责任:以美国国务卿兰辛为首的“战争责任与惩处战犯委员会”在《凡尔赛和约》中明确指出:“战争是德国及其盟国所预谋的。德国和它的盟国曾极力破坏协约国谋取和平的努力”,“以致酿成战争之后果,所受一切损失与损害,德国承认由德国及其各盟国承担”。
                  材料二  关于一战的影响:若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全球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战争责任的看法。
              (2)结合相关史实,指出“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依据。
            • 4.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因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
              --袁明《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坦率地说,如果不是以恶制恶而是耐心地与之抗争,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威胁、暴力和伤害一类问题。”
              --甘地
              (2)材料二中甘地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它对当时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这种思想主张在当今解决国际问题方面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三  我们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国际争端,世界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
              (3)邓小平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提出了什么政策?它是新中国哪一外交原则的运用和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