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9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政府声明中说:“新的德意志国家及其公民只有感到对犹太民族犯下的罪行,并且有义务做出物质赔偿时,我们才算令人信服地与纳粹的罪恶历史一刀两断。”他还曾说:“赔偿是我们的责任,它虽然不能洗刷我们的罪恶感,却是和解的前提。”从战后到2002年,德国的战后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它每年还继续向10万受害者赔偿6.24亿美元的养老金。1994年,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勃兰特“惊世一跪”的20年后,对波兰再次表示,“我请求你们宽恕德国人给你们造成的痛苦”……对于德国有关纳粹大屠杀的历史教育,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辛格说:“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正视历史,已经成为德国民族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景云《日德两国不同的二战史观论述》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对侵略历史“不反省、不道歉、不谢罪”(“三不主义”),而且不断制造事端,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发表歪曲历史的言论……日本每年都要在广岛举行和平大会……日本著名学者藤原彰指出:“日本人十分缺少从加害者的角度认识战争的意识。”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免除了头号战犯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释放战犯并允许其重返政坛军界执掌国家大权……在战争索赔问题上,国际地位尚低的亚洲受害国的多数国家,基本上自动放弃了对日战争索赔权。最后只有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接受了日本有限的赔偿……意大利政治家蒂齐亚诺•台尔察尼所著《日本人的自负与傲慢》一书中指出:“财富使日本人变得更加狂妄。”于是就有人叫嚣说:承认侵略并向亚洲国家谢罪是“自虐”行为,妨碍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和在国际新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
              --摘自王丽萍《中日两国“二战史观”的分歧论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对待法西斯罪行的态度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三不主义”态度的成因。
            •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最大的特点是(  )
              A.美国军事经济实力独占鳌头
              B.苏联军事政治力量壮大,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
              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成为美苏两极格局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从1月到3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给养的火车转眼之间就冻在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是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 4.

              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 5.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3月5日)

              材料二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

              (1)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开启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为此美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3分)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建立之初采取了哪些外交方针来扭转半殖民地的地位?(3分)

              (2)材料二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有哪些?请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成为国际治大国的表现?你认为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是什么?(10分)

              (3)据材料三,旧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其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3分)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曾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国家,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随着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英国人在君主立宪的政体之下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英国所创建的这种新型政治制度,终究营造出一种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英国能够有充足的精力投身于经济发展和海外扩张,为走向强盛创造了条件。英国始终走在了时代潮流的前列,成为新时代的领头羊。而英国之所以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就在于英国在不断地进行“制度性的创新”。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霸权崛起的几个要素》
              材料二  200多年前,北关是英国的殖民地,200多年后,英国却成了美国的小兄弟。美国的崛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很难否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因素,美国又是一个“没有中世纪挡路”的国家,其发展无需承担过重的历史负担;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从世界上吸纳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优秀劳动力资源;欧洲列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衰弱赐予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历史机遇。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成为“新时代领头羊”的表现,并说明其与制度创新的关系。((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台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与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分析其易位的原因。
            • 7. 阅读如图表所示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  事  年  表
              1946年 美国发明电子计算机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48年 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
              1967年 欧共体建立
              1970年 绿色和平组织建立,以“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为使命
              1981年 艾滋病被发现
              1982年 美国主张男女平权的宪法修正案没有获得国会批准
              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开始建立
              1993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签定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2000年 世界人口达到60亿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 恐怖分子袭击美国
              根据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文明史观辩证阐述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史实运用合理;文字表述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