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  1929年,日本丝价平均每捆1350日元,1930年3月跌至1058日元,9月跌至500日元。其它商品价格也纷纷下跌。1931年,失业人数达到413000人,1932年达到489000人。一战后,随着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突飞猛进,日本出现了一大批与军事密切相关的新财阀。他们依靠国家政权、专业银行和军事部门的支持,采用新技术,发展与军事和殖民扩张有关的新兴工业。1931年12月,每100日元合约49美元,1933年5月,仅值约23美元。日本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随之下降。从1931年到1934年,日本出口额从11.5亿日元增至至21.75亿日元。至1930年,中国东北地区外国人113万中,日本人占23万;进出口总值4.62亿海关两之中,日本占49%;外国投资20.63亿日元中,日本占73%,约占日本对外投资总额的一半。1936年,日本制定了《国策基准》,把“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的根本国策。同年,与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剑指苏联和各国民主革命运动,并同英法美等国展开争夺势力范围、瓜分世界的斗争。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篇)上卷》(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前日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日本为发动二战所作的准备。
            • 2. 下面这幅曾由日本政府绘制的地图,反映的是(  )
              A.一战期间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借机扩张
              B.“东亚共存共荣”幌子掩盖的侵略事实
              C.二战后日本制定合乎国情的发展战略
              D.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发展的不平衡性
            • 3. 如图是某一时期的东亚地图,图中黑、白、灰三种颜色分别代表一个政权,这幅图最早可能出现于(  )
              A.1895年
              B.1910年
              C.1932年
              D.1946年
            • 4. 材料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国务卿蓝欣早在1917-1933年就帮助奠定了后来冷战和遏制苏联的政策基础。虽然没有军事对抗、武装对峙和军备竞赛,但一些基本要素已经存在:猜疑、误解、反感、畏惧等。……美国政府本来可以通过许诺提供美元和外交承认的计划防止苏维埃政府在1918年3月与德国签订和约,从而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但威尔逊和蓝欣却因基本要素的存在对该计划“关上了大门”。
              --据[美]戴维斯、特兰尼《第一次冷战》
              材料二  在苏美建交的问题上,苏联政府的态度始终是积极、明确的,即愿意在不干涉内政和解决债务问题的基础上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迟至1933年,罗斯福建议苏联派代表前往华盛顿就建交问题直接进行谈判。苏美两国主要围绕着两国债务问题展开。经过一番的讨价还价后,苏美两国达成有利于苏联的相关协议,并于1933年1 1月16日正式建交。
              --据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对苏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美建交的历史影响。
            •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接连侵占东欧、北欧和西欧各国。受此刺激,日本在1939年至1941年的三年时间里,对重庆先后实施了“100号作战”、“101号作战”和“102号作战”三次大规模的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者实施的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一次残暴的非人道的战略轰炸,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摘编自杨天石《战时国际关系》
                 材料二
                 从重庆大轰炸开始,美英等国使领馆和外侨财产就不断受到日本飞机的轰炸,美、英政府多次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美国还废除了《美日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并逐步强化了对日本的经济制裁。由于重庆人民英勇的反轰炸斗争,日本的战略企图始终没有得逞,中国的战时首都始终巍然屹立,从战略上阻止日军北侵苏联,拖延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
              一摘编自潘询《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的国际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9-1941年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大轰炸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庆人民反轰炸斗争的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