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日本一直叫嚣北进,迷惑美国,美国政府认为曲“也许一年之内,国民党就会被一个日本傀儡政权所取代,那时全国就会变成一个大满州国了”美国人民认为中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个基本乱槽糟的,并不重要的外国1937年在日本全部进口的军事原料和物资中,美国的钢铁占到92%,汽车及零件占到91%.石油及石油产品占到60%.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在1937年坦率指出:“日本的侵略得到了我国的大力支持。”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二
              1944牟。在美国政府支持下,美国志愿人员组成了志愿航空队,支援中国抗日战争。同年,罗斯福签署一系列论告,宣布对日本实行部分禁运。在日本进兵印度支那南部后,美国断绝了对日石油的供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对日实施经济制裁达到高峰  1941年11月,为了拖延于日本开战时间,罗斯福政府考虑对日妥协的“临时协定草案”。美国民众和一些美国官员不赞成对日妥协,呼吁不要牺牲中国。在各方反对和中国所持坚决态度的影响下,美国政府打消了与日本达成临时妥协的念头。
              一一摘编由韩水利《中国抗日战争与美国远东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国抗战初期美国对日政策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日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 2. 材料一:漫画《大西洋宪章》
              材料二:《宪章》声明称英、美两国并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的最充分的合作;两国相信世界所有国家,无论为实际上或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漫画中两只大手为什么能够紧握在一起?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宪章》体现的原则,并分析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 3. 下方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7月发行的一枚邮票,它最大的历史价值在于(  )
              A.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抗战的立场态度
              B.表明美国认为美中制度具有共同性
              C.佐证当时美国承认的中国政治版图
              D.佐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 4. 下列关于东京审判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45年11月开始
              B.由欧洲国际军事法庭进行审判
              C.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
              D.东条英机等被判处无期徒刑
            • 5. 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社论《祝美国国庆日》中说:“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左”倾错误在中共党内蔓延 ②国民党在蛊惑人心,扰乱视听 
              ③国人对美国援助中国抗战心存感激 ④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与美国独立战争的使命有相似性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各国政府保证运用其全部军事或经济力量反对这些政府正在与之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
              各国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署国政府合作,并且不同敌国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和约。
              凡在为战胜希特勒主义而进行的斗争中正在或可能提供物质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均可签署本宣言。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即使还没有得到全盘成功,但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
              ——1942年4月罗斯福致丘吉尔的信

              材料三:我们正在为1942年8月或9月登陆一事进行准备……事前很难预料,到时候能否具备实现登陆的条件。因此,我们无法在这方面作出许诺。
              ——1942年5月丘吉尔致苏联政府《备忘录》

              材料四:1942年在欧洲组织第二战场是莫洛托夫(苏联外长)在伦敦逗留期间早已决定的……我们还了解到组织第二战场的目的是使东线德军撤往欧洲……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我和我的同事们认为1942年存在着开辟第二战场的最有利条件。
              ——1942年8月斯大林致英国政府《备忘录》

              (1)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的主张和战略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说明对于1942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丘吉尔是什么态度。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人的说法哪个符合材料一的精神,哪一说法不符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争的结局……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对我们来讲,这是同战争本身一样严重的紧急状况。我们必须以同样的决心、同样的紧迫感、同样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来致力于我们的任务,就好像我们处在战争中会表现的那样。我们已经向英国人民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援,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援。    
              ——摘自罗斯福《关于国家安全的“炉边谈话”》(1940年12月29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1939~1940年的史实,概括罗斯福提出“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的主要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所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如图为美国某一时期的宣传海报,海报所要表达的意图是(  )
              A.支持中国反抗法西斯侵略
              B.帮助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C.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
              D.加强交流适应经济全球化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款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人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现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一切规费全行革除,如有海关胥役需索,中国照例治罪。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
              第二十五款合众国民人在中国各港口,自因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若合众国民人在中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争论者,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第三十二款嗣后合众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与中国该处港口之文武大宪均以平行之礼相待,以示和好之谊;该船如有采卖食物、汲取淡水等项,中国均不得禁阻,如或兵船损坏,亦准修补。
              --《望厦条约》
              材料二  废除<辛丑条约》,美国“放弃在中国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之条约”,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领水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等。条约还规定新约中未涉及的问题,如有影响中国主权的,应由中关双方政府代表会商,依照普遍承认的国际公法原则及近代国际惯例解决之。
              --摘编自1943年1月11日《中关新约》
              材料三  中关贸易状况表
              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6032
              1975304156
              198037551059
              198538553840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美国在中国攫取了哪些特权?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其背景及影响。
              (3)提炼材料三的主要信息,并分析其原因和由此得到的启示。
            • 10. 中央集权制马未都先生在《历史的启示》里曾谈及:“任何社会制度都有本民族文化的基因和特点,任何社会制度都有各自的优劣。我不认为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无懈可击的,我也不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一无是处的。中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具有强大的文化认可,所以,我们的社会制度一定要在文化下运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与之相应的制度特点是专制。但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这是中国制度建设的独特之处。……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体制形式中最关键的步骤。“县”是“悬”的古字,“悬”者,垂直也。……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中央集权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华文明的沿承延绵的意义不可忽视。
              --陶涛《关于“中央集权制”的几点思考》材料二:制宪者们有两个需要同时实现的目标:首先是立国,惟有将邦联条例下13个松散的独立州凝聚起来,建立一个可以行使足够权力的联邦政府来取代邦联,合众国才成其为一个国家。其次是限权,约束权力是宪政的根本,这个联邦政府的权力必须恰当,而且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变迁》材料三:联邦可以造成健康的强有力的政治局面,维护美国的和平与安全。一个有效率的全国政府与和谐的联邦是对付外来侵略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把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集中起来,用于任何方面的目的。--顾素《自由主义基本理念》材料四:前元之世,政专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闻。其君又多昏蔽,是致民情不达,寻至大乱,深可为戒。                        
              --余汝楫《礼部志稿》材料五:资本主义萌芽从明中后期出现到鸦片战争前夕,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是明朝统治者用于钳制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
              --郑宝琦《中国古代通史》(1)材料一所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实施的原因及特点有哪些?
              (2)材料二美国是如何“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的?
              (3)请结合20世纪30、40年代的历史,解读材料三的观点。
              (4)综合以上材料,评述中央集权制度。
            0/40

            进入组卷